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穿越大唐成小道士 > 第113章 各项工作正常进行

第113章 各项工作正常进行(2 / 2)

他更倾向于做些复杂些的东西,这些东西需要成套的技术和设备,别人想学也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学会的,这样才能把技术牢牢抓在稳定的政权手里,不至于被有心人拿去做坏事。

办事册上渐渐写满了字,玻璃工坊的进度、同官炼焦炉的副产品、硫酸的制取步骤、下一步要画的水泥配方……条理渐渐清晰。

陈睿放下笔,伸了个懒腰。

说干就干。

先把图画出来,交给

几天后,陈睿马不停蹄赶回草堂村。

玻璃工坊的烟囱里冒出的烟正升腾着,聂安子正领着工匠们往马车上装东西,见他来了,老远就扬手笑道:“郎君,成了!能正式出货了!”

工坊里,一排排玻璃器皿摆在木架上,看得人眼晕。

有半尺高的玻璃瓶,瓶身透亮,能清晰地映出对面工匠的脸;有巴掌大的玻璃盘,边缘磨得光滑,阳光透过盘子,在地上投下明晃晃的光斑;还有些小巧的首饰,玻璃珠被磨成圆的、方的,串在银链上,比珍珠还耀眼。

“按内侍省的订单,先出五十件大中型器皿,两百件小首饰。”

聂安子递过账本,“宫里要得急,说是要赏给宗室。还有几家勋贵也托人来问,都被我按郎君的意思挡了,说年后才接新单。”

陈睿点点头。

他故意把日产量压在五十件大中型制品、两百件小摆件,一来是怕工艺不稳砸了招牌,二来是想吊吊胃口。

眼下看来,效果正好——长安城里早就传遍了“水晶琉璃”的名头,说这物件比玉还透亮,比玛瑙还精巧,连西域来的胡商都说,波斯的琉璃跟这比,简直是蒙尘的石头。

“年后的订单也别急着接。”陈睿拿起一个玻璃瓶,对着光看,里面没有一丝气泡。

“先把产能稳住,质量抓牢。等开春了,我让人去广州、扬州那边看看,把货卖到外邦去。”

聂安子眼睛一亮:“卖到外邦?那能赚不少钱吧?”

“何止是赚钱。”陈睿笑了,“瓷器能让外邦知道大唐的精巧,这玻璃也能。让他们用金银来换,用香料来换,总比在国内跟瓷器、陶器抢市场强。”

他知道,玻璃的出现难免会冲击瓷器、陶器的销量,与其在自家碗里分食,不如把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天地。

同官县的焦炉工坊区。

半个月之内,几座不算高大的土坯房在焦炉旁立了起来,房顶上装着铁皮弯管,像一群伸长脖子的水鸟,正对着焦炉的烟囱。

这便是陈睿让人赶建的硫化物处理工坊——专门用来提取硫磺的地方。

陈睿站在工坊前,看着工匠们调试设备,眉头渐渐舒展。

他指着那些铁皮弯管解释:“焦炉炼焦时,烟里藏着硫磺气,以前都顺着烟囱跑了,现在用这些管子把烟气引到冷却池里。”

冷却池是用青石砌的,里面盛着清水,烟气通过铁管泡进水里,咕嘟咕嘟冒着泡。

“硫磺气遇水会凝结成液态,沉在池底。”陈睿捞起一勺池底的浑浊液体,放在陶盆里加热,不多时,盆底就析出了黄色的晶体,带着刺鼻的气味。“这就是硫磺。”

负责工坊的师傅捏起一点硫磺,在手里捻了捻:“这玩意儿看着像矿石,没想到能从烟里捞出来?”

“不光能捞,还能反复用。”

陈睿指着旁边的蒸馏罐,“冷却池里的水饱和了,就倒进罐里蒸馏,蒸汽再冷凝,就能得到更纯的硫磺。”

他拿起一块提纯后的硫磺,色泽金黄,几乎没有杂质,“这样的硫磺,用处可就大了。”

工坊里很快忙碌起来。

焦炉的烟气顺着铁皮管涌入冷却池,工匠们轮流打捞池底的硫磺液,倒进蒸馏罐。

火塘里的火烧得旺,罐口的冷凝管滴下晶莹的液珠,落在陶盘里,渐渐凝结成块。

师傅捧着硫磺去见陈睿,脸上带着惊奇:“郎君,这硫磺有甚用?”

陈睿拿起一块硫磺,在火上轻轻一燎,硫磺立刻熔化成液态,散发出熟悉的气味。“当然有用。”

他笑道,“玻璃工坊要提纯石英砂,缺不了硫磺;将来做肥料、炼金属,都得用它。”

他顿了顿,又道,“你让人把这些硫磺装在密封的陶缸里,贴上标签,一部分送玻璃工坊,剩下的存起来,我有用。”

看着工匠们小心翼翼地搬运硫磺,陈睿心里有了底。

有了这些硫磺,制取硫酸就迈出了最关键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