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回程(2 / 2)

两人又聊起山里的药材。

孙思邈说起在终南山深处发现的一片天麻,根茎饱满。

陈睿则说起白叠子也就是棉花,絮白质软,将来或许能做药棉,包扎伤口比麻布干净,还吸水。

“棉花?”孙思邈来了兴致,“还有这作用?那种子是帮人医病人家给的,说是开花好看,老道我也没种过。”

不知不觉,油灯里的油见了底,窗外的虫鸣渐渐稀疏。

陈睿起身道:“夜深了,仙长休息吧,明天还得赶路。”

孙思邈也起身相送,陈睿把那两块矿石又仔细包了包,贴身收好。

“仙长路上保重,若杜大人有消息,还望让人捎个信到镇上。”

“自然。”孙思邈又说“对了,汉中那处溪涧,周围还有些带彩色纹路的石头,你派人去寻时,不妨也捡些回来,说不定也有用。”

陈睿应下,看着孙思邈的身影消失在晨雾里,才转身回房。

驿馆的院子里,晨光正一点点爬上牌坊的青砖,他摸了摸怀里的矿石,又想起杜如晦的病,心里五味杂陈。

沉沉睡去,便来到了第二天。

孙仙长一早就起来了,陈睿跟孙仙长别过,也坐上马车和张正堂蓉娘一起赶路了。

马车改进过后,没那么颠簸了,速度比去长安时快了一些。

傍晚的时候就到了小镇。

镇上的人看见是小九回来了,都热情的和他打招呼,往他怀里塞各种吃食。

来到酒肆,萧丰的两个徒弟过来见礼,给陈睿炒了几个他们新研发的菜式,陈睿让人叫了张正堂和蓉娘过来一起品尝。

酒肆里的木桌擦得锃亮,刚做好的菜端上来还冒着热气——“郎君,菌子是今早去溪涧边采的,您尝尝合不合口?”

张正坐在一旁,早忍不住夹了块豆腐,嚼着连连点头:“这豆腐炖得嫩,比城里馆子做的还香!”蓉娘则小口抿着菌菇汤,笑着补充:“汤里该是放了些笋干提鲜吧?喝着有股子山味。”

阿武眼睛一亮:“小姐好眼力!是去年晒的冬笋干,泡软了切碎炖的,师傅说这样能衬出菌子的鲜。”

正说着,门口传来一阵脚步声,是镇上的里正李伯,手里还拎着个布袋子:“小九郎君,听说你回了,我刚从自家果园摘了些李子,酸甜口的,解腻!”

他把袋子往桌上一放,看着满桌菜又道,“萧丰这俩徒弟,手艺是越来越好了,前些日子还跟着你教的法子,琢磨着用炭烤肉,镇上好些人都去尝了鲜。”

陈睿拿起一颗李子,咬开时汁水满溢,酸甜可口。

他想起石英石,忽然问李伯:“李伯,您熟悉塔云山那边的山路吗?过些日子我想派人去溪涧边采些石头,得找个认路的向导。”

李伯愣了愣,随即点头:“塔云山那边我去过几次,采草药的老猎户都认识!你要采什么样的石头?我让我家小子跟着去,他年轻力壮,还能帮着搬。”

“要带白花花纹路的,有的还透着晶亮,”陈睿简单描述着,“孙仙长说那地方有不少,采回来能试着烧些有用的物件。”

李伯应下:“放心,这事包在我身上!等你定下日子,我就让小子准备。”

现在酒肆的刘掌柜把账册拿过来,让张正堂过目。张正堂说上个月才回来看过,没啥好看的,就把账册扔给了陈睿。

陈睿翻着本子,心不在焉。

蓉娘忽然轻声道:“九哥哥,明天咱们做点啥?”

“不知道,吃饭吧!”陈睿举起杯子,对着众人笑,“今日多谢各位,这杯我敬大家!往后的日子,咱们还一起琢磨些新法子,把日子过得更红火!”

众人纷纷举杯,酒杯碰撞的脆响,混着窗外的虫鸣,成了这夏夜里最热闹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