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内众人都屏住了呼吸,看着陈睿围着铜器转了两圈,忽然笑道:“这器物原理不难,不过是借了声音共鸣的法子。”
他指着兽口:“此处宽大,能收集远处的声音;内壁光滑,减少声音损耗;尾巴的铜管细长,把收集到的声音聚起来,凑近了便能听清。所谓‘三里外听马蹄’,不过是把分散的声音聚拢了罢了。”
吐蕃使者的脸色变了:“你……你胡说!这是我吐蕃圣物,怎会是这般粗浅道理?”
“是不是粗浅,一试便知。”陈睿转向李世民,“陛下,可让人在宫外三里处敲锣,再用此物试听,便知臣所言真假。”
李世民立刻吩咐:“去,让金吾卫在通化门外敲锣,一刻后开始。”
内侍领命而去,殿内一时安静下来,只有那铜器在晨光里泛着冷光。吐蕃使者紧攥着拳头,眼神里满是不信,礼部官员则悄悄松了口气,看向陈睿的目光里多了几分敬佩。
一刻钟后,陈睿将耳朵凑近那铜管,果然听见隐隐约约的锣声从远处传来,虽微弱却清晰。他直起身,对李世民道:“陛下,确有锣声传来。”
吐蕃使者脸色煞白,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来。李世民哈哈大笑:“好!陈睿果然没让朕失望!吐蕃使者,你看清楚了,这不是什么圣物,不过是件巧器罢了。我大唐虽不以此炫技,却也知其原理。”
他看向那使者:“贵使远来是客,朕不会因一件器物失了礼数。但往后若要切磋技艺,不妨光明正大,我大唐有的是能工巧匠,随时奉陪。”
吐蕃使者面红耳赤,躬身行了个礼,再也没了先前的倨傲。
待使者退下,李世民拉着陈睿的手,笑意不止:“你这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一眼就看穿了这鬼把戏!”
“不过是碰巧知道些声音的道理。”陈睿笑道,“其实这聚音兽稍加改良,便能做得更好。比如把兽口做得更大些,内壁贴层薄铜,共鸣效果会更强,说不定能听五里之外的动静。”
“哦?”李世民眼睛一亮,“这倒有用!若是边关哨所摆上几件,敌军动向便能早知晓了。”
“陛下圣明。”陈睿点头,“不仅如此,还能反过来做——把声音放大。比如做个小的铜器,对着说话,远处的人也能听清,比喊话省力多了。”
李世民抚掌:“好主意!这事就交给你了,需要什么物料,尽管跟少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