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禁睡区 > 第186章 谁还惦记着那口破锅

第186章 谁还惦记着那口破锅(2 / 2)

随瓶附上了一张纸条,上面只有一句话

“别等命令,你就是火种。

城郊,垃圾山

腐烂的恶臭与工业废料的酸气混杂在一起,令人作呕

陈三皮拄着一根锈蚀的钢筋,一瘸一拐地在成堆的垃圾中翻找着

他的脸色比几天前更加苍白,每一次呼吸都会牵动肺部,引来一阵压抑的咳嗽

终于,他在一个被压扁的集装箱底下,找到了那个熟悉的残骸

是他很多年前就丢弃的、第一代外卖保温箱

箱体已经面目全非,坑坑洼洼,唯独正面那块早已失灵的液晶屏幕一角,还在固执地闪烁着一点微光

他费力地将箱子拖出来,屏幕上的光芒稳定了一些,显示出一行无法删除、也无法变更的字迹:【差评处理中……

陈三皮盯着那行字,眼神复杂

他从地上捡起一块碎玻璃,毫不犹豫地在自己布满薄茧的掌心划开一道口子

鲜血涌出,他将流血的手掌用力按在箱体背后一个破损的电路接口上

“喂,”他低下头,声音沙哑得像是被砂纸磨过,“还认得门牌号吗?

刹那间,保温箱内部发出一阵急促的、仿佛电流过载的蜂鸣

那块小小的屏幕猛地亮起,投射出一幅模糊、闪烁的全息地图

地图上,绝大部分区域都亮着星星点点的光斑,那是已经点燃的灶火

但在城市的许多角落,还存在着大片大片的黑暗

那是被遗忘的、连最勤劳的骑手都不会涉足的死角

次日夜,三支装备精良的小队,悄无声息地潜入了西安、广州、哈尔滨的旧城区

他们是前安宁局的技术人员组成的“净火队”,任务是利用高频声波装置,瓦解新生的“夜炊网络”在银脉层面形成的脆弱共鸣,从根源上切断这种民间秩序

他们自以为行动神不知鬼不觉,却不知,他们的每一个目标地点,早已被陈三皮那张“死角地图”精准地标记了出来

西安,城墙根下

当净火队架设好设备,准备启动时,旁边胡同里一个拉二胡的瞎眼老艺人,突然拉起了一曲苍凉雄浑的《阳关三叠》

激昂的音律仿佛带着某种魔力,瞬间引得整条街所有住户家里的锅碗瓢盆嗡嗡作响,形成了一道无形的音波屏障,净火队的仪器瞬间过载,屏幕乱码,冒出黑烟

广州,西关老街

肠粉摊主是个手脚麻利的中年女人,她在净火队冲进小巷布设线路时,像是受到了惊吓,一不小心,将一整锅滚烫浓稠的米浆,精准地“泼”进了他们打开的控制箱里

一阵噼里啪啦的电火花后,整套设备彻底报废

哈尔滨,道外区

净火队的车刚停稳,一个满身油污的哑巴修车工,便从阴影里走出,一言不发地用一根粗大的铁链,将他们的车轮和旁边的消防栓死死锁在了一起,随即转身消失在迷宫般的小巷中

三支精英小队,在三个不同的城市,以三种啼笑皆非的方式,溃败而逃

未伤一人,未毁一灶

远在另一座城市的桥洞下,陈三皮剧烈地咳嗽起来,最终吐出了一口黑色的、带着火星的絮状物

那是他体内残存的最后一丝“神力灰烬”,随着这口黑絮的吐出,他感觉身体前所未有的虚弱,但也前所未有的轻松

他抬头,望向远处一栋居民楼

一扇窗户里,亮起了一豆温暖的、属于小炉灶的火光

他忽然笑了,那笑容很淡,却发自内心

就在这时,他身旁那个破旧的保温箱屏幕,在黑暗中最后闪烁了一下,跳出一条全新的消息

【投诉回复:您反映的‘恶意差评’问题,经查属实

处理结果:天条作废。

陈三皮盯着那行字,看了很久很久

他缓缓伸出颤抖的手,在那块粗糙的屏幕上,找到了清除数据的选项,按了下去

屏幕彻底熄灭前的最后一瞬,映出他眼角滑落的一滴泪

那不是因为解脱,也不是因为胜利

而是因为他终于可以像一个最普通的凡人一样,为一顿饭,为一盏人间的灯火而动情

风掠过桥洞,卷起地上的尘土

一滴眼泪落在生锈的铁皮上,竟“滋”的一声,蒸腾起一丝微不可见的白气,像极了锅盖被掀开时,升起的第一缕烟火

人间对神明的遗忘,是迅速的

但人们的感激,总需要一个落脚的地方

当重庆废墟上那口自由灶台前,第一次被人悄悄摆上一碗米饭,和三炷用报纸卷成的、歪歪扭扭的“香”时,一种比“灶籍”更古老、也更坚韧的东西,开始在焦土之下,悄然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