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沈芷衣的坚持下,顾清漪终于同意暂时休息。沈芷衣接替了她的工作,组织学员们继续抗疫。
抗疫工作十分繁重。每天要熬制数百服汤药,照顾上千名病患,还要预防瘟疫扩散。沈芷衣和学员们常常工作到深夜,有时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
最让人感动的是,在她们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女子加入到抗疫工作中来。有的是附近村庄的农妇,有的是城里的商户之女,甚至还有一些官宦人家的小姐。
我们虽然不懂医术,但可以帮忙煎药、做饭。一位农妇说,看到这些姑娘们不顾危险来帮助我们,我们怎能袖手旁观?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疫情终于得到了控制。一个月后,最后一批病患康复出院,疫区宣布解除封锁。
庆功宴上,太医院院正特意向沈芷衣和学员们敬酒:这次抗疫成功,多亏了诸位。特别是女子工艺学院的学员们,展现了非凡的勇气和担当。
沈芷衣看着身边这些经历过考验的学员们,心中充满自豪。她们不仅学会了工艺技巧,更懂得了责任与担当。
回到学院后,沈芷衣开始思考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如何让这种精神传承下去?
技艺易学,品格难修。沈芷衣对秀珠说,我们要培养的不仅是工艺师,更是有担当的女子。
她决定在学院中开设品格修养课程,由顾清漪亲自授课。课程内容包括责任、勇气、诚信等品格的培养,以及女子在社会中的责任与担当。
与此同时,《女子工艺大典》的编撰工作也接近尾声。这部凝聚了全院师生心血的大典,收录了纺织、刺绣、陶瓷、漆器、医药等十大门类的工艺知识,配以详细的图示和说明。
大典完成的那天,全院举行了隆重的发布会。来自各地的工艺大师、学者名流齐聚一堂,对这部着作赞不绝口。
这部大典不仅是工艺知识的总结,更是女子智慧的结晶。一位资深工艺大师感叹道。
最让沈芷衣欣慰的是,很多男子也开始认可女子的才华。在发布会现场,不少父亲带着女儿前来,希望她们能够进入学院学习。
时代真的在变。顾清漪感慨地说。
沈芷衣点头:是啊,我们正在见证历史。
夕阳的余晖洒在学院崭新的大门上,女子工艺学院六个大字熠熠生辉。沈芷衣知道,她点燃的星星之火,已经成为了燎原之势。而这把火,将会一代代传递下去,照亮更多女子的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