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锦瑟之谋 > 第167章 抉择时刻

第167章 抉择时刻(1 / 1)

龙泉宫的灯火在夜色中显得格外明亮,映照着萧景玄眉宇间难以化开的凝重。北境军报如同一块寒冰,沉甸甸地压在他的心头,也让整个宫廷弥漫着一股山雨欲来的压抑。当他的身影再次出现在芷兰轩时,沈芷衣并未感到意外,她早已从顾影带来的只言片语和朝堂风向的微妙转变中,感知到了风暴的临近。

萧景玄屏退了左右,甚至连顾影也只在远处静立警戒。他不再是那个高高在上的帝王,更像是一个被千斤重担压得有些喘不过气的男人,需要在一个能让他稍许放松警惕的地方,寻得片刻的喘息与真实的交流。

“戎族此次集结的兵力,远超以往探知。”萧景玄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他抬手揉了揉紧蹙的眉心,“朝堂之上,主和之声又起,言必称国库、称民生……呵,他们只看到眼前的银钱损耗,却看不到戎族铁蹄踏破边关后的生灵涂炭。”他的语气中带着压抑的怒意和深深的疲惫。

沈芷衣默默地将一盏刚沏好的、温度适宜的安神茶推到他面前,没有打断他。她深知,此刻他需要的并非具体的建议,而是一个绝对安全的宣泄口。

“朕意已决,”萧景玄猛地抬起头,眼中重新燃起属于帝王的锐利与决断,“此战,非打不可!而且,朕要御驾亲征!”他的目光紧紧锁住沈芷衣,不放过她脸上任何一丝细微的表情变化,“唯有如此,才能最快速度凝聚军心,震慑宵小,也让那些在朝堂上嗡嗡作响的苍蝇彻底闭嘴!”

沈芷衣的心跳漏了一拍。御驾亲征,风险与机遇并存。胜,则皇权威望臻至顶峰;败,则可能万劫不复。她迅速压下内心的波澜,冷静地问道:“陛下已有万全准备?”

“京畿大营精锐尽出,粮草军械已在紧急调拨。”萧景玄道,随即话锋一转,目光灼灼地看向她,“朕离京之后,这后方,尤其是这宫禁之内,需有一个绝对清醒、果断,且朕能完全信任之人坐镇。”他停顿了一下,语气变得异常郑重,“芷衣,朕欲让你随驾同行,参赞军务,你意下如何?”

空气仿佛在这一刻凝滞。随驾亲征,这意味着她将彻底从后宫的帷幕之后,走到前台的军国大事之中,与他并肩直面烽火狼烟。这无疑是莫大的信任,是将身家性命与国运都托付一部的姿态。一股热流瞬间涌上沈芷衣的心头,那是一种被全然认可的悸动。

然而,这股悸动仅仅持续了短短一瞬,便被更深的理智压下。她微微垂眸,避开那过于灼热的目光,大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分析着利弊。随行军中,她确实能凭借其过人的记忆与分析能力,在情报、地形甚至某些战术上提供助力,更能近距离确保他的安危,巩固彼此之间这超越寻常的情感与信任纽带。但,军中皆是男子,她以女子身份介入,即便有皇帝特许,也必会引来诸多非议与不便,若遇险境,甚至可能成为他的拖累。

更重要的是,京城!陛下亲征,京城才是风暴真正的中心。那些被压制下去的太后余党、心怀鬼胎的藩王、摇摆不定的朝臣,岂会放过这千载难逢的机会?若无人在此坐镇,稳定人心,协调后勤,弹压异动,恐怕前方将士尚未与敌接战,后方根基已然动摇。届时,粮草断绝,谣言四起,陛下与大军便成了无根之萍,危矣!

思及此,沈芷衣深吸一口气,再次抬起眼眸时,眼中已是一片清明与坚定。她缓缓起身,对着萧景玄行了一个郑重的礼,声音清晰而沉稳:“陛下信重,臣妾感激涕零。能随侍陛下左右,共赴国难,是臣妾之幸。”她话锋一转,“然,臣妾反复思量,以为陛下亲征,意在决胜千里之外,而国之根本,在于京城稳固。陛下离京,若后方生乱,则前线将士心血皆付诸东流。”

她迎上萧景玄深邃的目光,毫不退缩:“臣妾愿为陛下,守好这根基之地。宫内,臣妾可借女学与旧日网络,稳定人心,监察异动;朝中,臣妾亦可凭借陛下授予之权,协理部分军需内务,确保粮草军械供应无虞,弹压一切不轨之举。臣妾在此处,所能为陛下做的,或许比在军中更多。”她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请陛下,允臣妾留守京城,担此重任!”

她没有选择那条看似更贴近权力核心、更能维系私人情感的随行之路,而是选择了这条更为艰难、责任更重,却也更能发挥她所长、真正独当一面的道路。这不仅是对局势的清醒判断,更是对自身能力的自信,以及对萧景玄托付的另一种更深沉的回应——我愿为你,镇守这半壁江山。

萧景玄凝视着她,久久没有说话。殿内只剩下烛火燃烧的轻微噼啪声。他眼中的惊讶、审视、探究,最终都化为了一种极其复杂的、掺杂着惊叹、欣慰与难以言喻动容的情绪。他伸出手,似乎想碰触什么,最终却只是重重地落在她的肩头。

“好!”他沉声道,只有一个字,却仿佛用尽了全身力气,“朕就将这后方,朕的根基,托付于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