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始皇的千秋格局余韵未消,光屏画风陡然一转,切换成舒缓温情的旋律
镜头对准了炊烟袅袅的乡村,解说声带着质朴的感慨响起:
“为什么男人对回老家有如此深厚的执念?”
“不是老家有多繁华,而是这里埋着祖宗、藏着童年,是卸下所有防备的心灵归处”
“城里的是房子,老家才是家!”
各朝各代的帝王们瞬间安静下来,紧绷的神经被这温情的画面软化。
刘邦望着画面里的乡村小院,眼神变得悠远,仿佛看到了沛县的故土
朱元璋盯着那贴春联的身影,想起了濠州的茅草屋
嬴政的目光也柔和了许多,思绪飘向了咸阳的故土。
“画面中,村西头的老院子里,一位中年老哥正弯腰拔除杂草,粗糙的手上沾着泥土,身后的老房子墙皮有些剥落,却透着熟悉的烟火气。
他动作娴熟地贴好春联,红色的纸张在灰白的院墙映衬下格外醒目
然后点燃一根烟,静静站在院子里,目光扫过墙角的老槐树、院中的石磨
又慢慢踱出院子,沿着村头的小路闲逛,脚步缓慢而踏实。”
解说声穿插着对话,带着好奇与感动:““哥,回来一趟要开8个多小时,老家都没熟人了,咋还年年回来?”
“回来除除草、贴副春联,心里踏实。”
老哥吸了口烟,眼神悠远,“等村里最后一位长辈走了,就没人记得我是咋长大的了。
这里地下埋着祖宗,地上有我的童年,是这片土地养了我,走到哪儿,这里都是根啊!””
“说得好!根啊!”
刘邦猛地拍了下大腿,声音带着哽咽,“乃公我当年起兵反秦,一路拼杀,最惦记的就是沛县的老家,惦记院里的老槐树、村口的酒肆,惦记那些看着乃公我长大的乡亲!”
“后来定都咸阳,乃公我把沛县的乡亲、老宅的物件都搬到宫里,可总觉得少了点啥”
“现在才明白,少的是故土的烟火气,是那份不用设防的踏实!”
朱元璋也红了眼眶,低声道:“咱当年从濠州的茅草屋走出来,一路南征北战,当了皇帝后,多少次在梦里回到老家,梦见娘围着灶台忙活,梦见爹在地里劳作。”
“老家的房子早就没了,可每次想起,心里都是暖的”
“那里没有皇帝的身份,只有爹娘的孩子,只有那个吃不饱饭却活得自在的少年。”
“画面切换,解说声愈发深情:很多时候,男人喜欢回老家,不是老家有多好,而是回到这里,能卸下所有防备。
推开家门的那一刻,他不再是别人的丈夫、父亲、下属,只是父母眼中的孩子。
哪怕老房子破败不堪,站在院子里吸一根烟,围着村头转一转,都能收获久违的安宁。
城里的房子再大、再豪华,也只是落脚的地方;而老家,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家
这里有曾将你高高举起的父亲,有围着灶台忙不完的母亲,有那个行侠仗义的少年,有温暖,更有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