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冷笑道,
“既然你不愿意,那我们换个方式。”
“我给你三个月时间,主持改造覆江盟的主力舰队。如果改造后的舰队能在一场实战中证明价值......”
她顿了顿,眼中闪过狡黠:
“我就答应你一个合理的条件。怎么样?”
顾长生假装沉思片刻。
这正是他想要的。
三个月时间,足够他彻底掌控覆江盟的造船核心。
“可以。”
他点头答应,
“但我有一个要求。”
“说。”
“改造舰队期间,我需要完全的自主权。任何人不得干涉我的决策,包括鲁老爹。”
龙慕溪犹豫了片刻。
这个条件等于把覆江盟最核心的造船大权交给一个外人。
但想到“黑鱼号”的惊人表现,她最终还是点了点头。
“好。我答应你。但你要记住,你只有三个月。三个月后,如果你的舰队让我失望......”
她的眼中闪过一抹寒光。
“到时候,可就由不得你了。”
顾长生微微一笑。
“龙王放心,三个月后,必定让你刮目相看。”
两人击掌为誓。
这场表面上的合作,实际上是一场暗流涌动的较量。
龙慕溪想要借此机会彻底掌控顾长生,让他成为覆江盟的工具人。
而顾长生则想借此机会,从内部瓦解覆江盟,为北境的南下战略铺路。
......
接下来的日子,顾长生全身心投入到舰队改造工作中。
他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权限。
整个造船厂,几乎成了他的“独立王国”。
首先,他推广了“黑鱼号”上验证过的技术。
船体重心优化、船舵改进、帆布配置调整。
这些技术相对容易理解和实施,很快就在各个船坞推广开来。
接着,他引入了一个全新的理念——标准化生产。
“以前你们造船,每条船都不一样。”
顾长生对着聚集的工匠们说道。
“这样做工艺灵活,但效率太低。从今天开始,所有战船的关键部件,都要按照统一的标准制作。龙骨、肋材、甲板,全部模块化。这样不仅能提高效率,还能让损坏的船只快速更换零件。”
工匠们面面相觑。
这种理念闻所未闻。
但鲁老爹第一个站出来支持。
“公输先生说得对!这样做确实能大幅提升效率!”
有了鲁老爹的背书,其他工匠也纷纷点头。
很快,整个造船厂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生产流程被细分成无数个标准化的环节。
每个工匠只负责其中一个环节,专注于做到极致。
这种“流水线作业”的模式,让造船效率提升了整整三成!
更重要的是,顾长生趁机向鲁老爹等核心船匠,透露了一些“明轮船”和“分段结构”的理论。
当然,他不会一次性全部说出来。
而是装作“灵光一闪”,不经意地提出一些关键概念。
“鲁老,你说如果在船身两侧装上叶片,靠人力驱动叶片拍打水面,是不是能让船动起来?”
“啊?”
鲁老爹愣了一下,随即眼睛亮了起来。
“妙啊!这个思路妙啊!不依赖风力,完全可控!”
他立刻找来纸笔,开始推演这个设想。
顾长生在一旁“指点迷津”,实际上是在一步步引导他理解明轮船的原理。
几天后,鲁老爹激动地找到顾长生。
“公输先生!我想通了!您说的叶片驱动,简直是神来之笔!我已经设计出了初步方案!”
他展开图纸,上面赫然是一套简易的明轮系统。
虽然粗糙,但核心思路已经对了。
顾长生暗自点头。
这个鲁老爹确实是个天才。
给他一点启发,他就能举一反三。
“鲁老果然慧眼如炬。不过这里还有几处可以改进......”
他又“不经意”地指出几个关键问题。
鲁老爹如获至宝,恨不得把顾长生的每一句话都记下来。
在他眼中,顾长生已经不是什么落魄工匠,而是造船界的绝世高人,是他毕生追随的师父。
不仅是鲁老爹,其他核心船匠也纷纷被顾长生折服。
他们开始发自内心地尊敬和拥护这位“公输先生”。
顾长生趁机安插了自己带来的几名心腹。
这些人都是他从北境精心挑选的能工巧匠。
他们被安排到造船厂的关键岗位:物资采购、质量监督、技术培训。
表面上只是普通工匠,实际上却是顾长生的耳目和手足。
通过他们,顾长生逐渐掌握了覆江盟造船体系的核心机密。
包括船只设计图纸、材料采购渠道、工匠名册。
这些信息,未来都将成为北境攻略覆江盟的关键情报。
龙慕溪将这一切看在眼里。
她频繁地出现在造船厂,名为“监工”,实为“监视”。
每次看到顾长生与工匠们打成一片的场景,她的心中就会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
既欣赏他的能力,又忌惮他的影响力。
这个男人,正在用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蚕食她在覆江盟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