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说好的炼狱呢?(1 / 2)

商队再次启程时,云梦璃混在几十名被收拢的流民中,成了一道不起眼的灰色影子。

她低着头,学着旁人的样子,用麻木和顺从掩盖着眼底深处翻涌的惊涛。

那碗滚烫的肉粥驱散了寒冷,却点燃了她心中更盛的迷惘。

她以为的魔头,在施粥救人。

她敬仰的师门,在设局欺世。

那被奉若神明的道观,此刻在她心中竟比不上这一碗充满人间烟火气的肉粥来得真实。

商队的车轮碾过一道无形的界线,路边的界碑上刻着龙飞凤舞的两个大字——北境。

没有想象中凶神恶煞的盘查士兵,没有苛刻刁难的关税勒索。

界碑旁,只搭着几个简陋却整洁的棚子。

几名穿着统一灰色制服的文吏正坐在桌后,有条不紊地为涌入的流民登记。

“姓名,籍贯,可有手艺?”

一个年轻文吏头也不抬,手里的炭笔在粗糙的纸张上飞快地记录着。

排在前面的一个老汉局促地搓着手,

“没......没啥手艺,就会种地。”

“会种地就是最好的手艺。”

文吏抬起头,露出一口白牙,递过一张盖着红印的纸条和两个黑面馒头,

“老乡,这是你的临时路引,收好了。凭这个,沿途的补给点都能领到一份口粮。”

“到了分配的乡镇,会有人教你们用新农具。头一年收成自己留七成,好好干,日子有盼头。”

老汉接过那张薄薄的纸,手抖得厉害,浑浊的老眼里瞬间蓄满了泪水。

他想跪下磕头,却被文吏一把扶住。

“别跪!都护大人有令,北境之地,不兴跪拜,只兴挺直腰杆做人!”

云梦璃呆立当场。

她看着那张被称为“路引”的纸,看着那两个朴实无华的馒头,

看着那个老汉脸上迸发出的比看到任何神迹都还要真实的光彩,心脏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攥紧。

这里,与她所知的世界,截然不同。

随着商队深入北境,沿途的景象更是不断地冲击着她二十年来建立的认知。

脚下的路不再是青州的泥泞小道,而是用碎石和黄土夯得无比平实的宽阔大路,马车行驶在上面平稳而迅速。

道路两旁的田地里,一排排崭新的闪着乌光的铁犁,被健壮的耕牛拉动着,翻开肥沃的深色土壤。

那些犁的样式,正是那日在云台城外,那个男人用“妖术”炼出来的东西。

没有魔气,没有灾厄。

只有翻涌的泥土气息和农人们虽然劳累,却中气十足的吆喝声。

经过一个村落时,一阵清脆响亮的读书声,穿过稀疏的林木清晰地传入她的耳中。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云梦璃脚步一顿,循声望去。

只见村口一间新盖的学堂里,几十个穿着各式各样打着补丁衣服的孩童,正摇头晃脑地跟着一位老先生大声念诵。

那是蒙学,为平民子女开设的蒙学。

这怎么可能?!

在大周,读书识字是士族阶层的特权,是寒门子弟耗尽几代家财也未必能求得的登天之梯。

可在这里,它竟像路边的野草一样,普及到了最寻常的村落里。

她看到学堂外,几个年纪更小的孩子在玩泥巴,他们的对话更是让她如遭雷击。

“我爹说了,等我再长大点,就送我去‘格物院’!”

一个虎头虎脑的男孩得意洋洋地炫耀。

“格物院是干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