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的疑惑同样是大殿内众人想问的。
淳于越双目失神,呆呆的看着自己教导的长公子,搜尽了脑子也没想过自己教过这种愚昧道理。
君要臣死,臣就得死?
别说他教过这等道理了,就连夫子都未曾如此言过。
傻孩子,夫子还说“以直报怨”,你怎么不知道听从蒙恬的话,直接领兵南下为自己讨个清白?
你的直呢!
挠了挠头,再次稀罕的打量了一番,恰时天幕响起了那段话,淳于越气得大骂:
“我儒家奉‘礼’崇‘仁’,但绝不是这种愚昧的‘忠孝’,这是污蔑啊!”
蒙恬看了看头顶的天幕,又看了看凌乱中的文武群臣,目光最后落在了懵逼的扶苏公......太子身上。
天幕有一句话说得没错,蒙氏几代忠烈,皆为秦国上卿。
当年祖父更是帮助昭襄王攘内的功臣,你要是说“攘内除奸”怎么做?
蒙恬有家学传承,肯定老有办法了。
这样的办法,他能想出来九种!
眼见着天幕上的扶苏公子愚昧自刎,眼见着天幕上的蒙恬将军绝望无助。
他苦笑着摇了摇头,暗叹:
臣等正欲死战,公子何故先降?
待到所有人都将目光放在了扶苏身上后,倍感压力的他也是在未来信息轰炸下,明白了刘据为何要言:
孤不愿做秦朝的扶苏!
‘我有那么傻...本分吗?’
扶苏脑袋里充满了疑惑,想象着将自己带入天幕未曾出现前的那个扶苏身上,假如真有人传达了陛下赐死的旨意......
不是哥们,怎么可能会有人假传圣旨?
扶苏张了张嘴,有些无力:“父皇,有没有可能,那个扶苏认为不可能有人会假传圣旨?”
他想,如果是以前的他,不理解父皇的用心,被“贬”到了边关肯定是失去了圣心,所以父皇死后立幼子登基,他就是个碍眼的,所以为新皇铲除障碍,也是理所应当的。
毕竟,按照天幕里的种种来看,皇帝连出巡都未曾带着他一块,而是让幼子相伴,这肯定在向天下表明心意了吧?
所以,万念俱灰的“扶苏”在绝望里自杀了,也很合理吧?
还没等到嬴政开口,扶苏在脑补中越想越气:
好啊,我帮你处理了十几年的朝政,那十八子不过仗着年幼有些机灵,你就忘了自己的大儿子了吗?当真是个薄情寡义的皇帝!
嬴政不理解,‘扶苏’到底在想什么,更不理解,说完话后的太子扶苏又想了什么,怎么一股闺阁怨妇的目光直勾勾的看着他。
就跟遭受了多大的委屈一样。
秦始皇:???
你脑补了什么?
【“都怪儒家思想禁锢了扶苏,手握三十万大军啊,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哎!愚昧的忠君思想...”
追评:“不要抹黑儒家学术好吧?九世之仇犹可报也!哪怕是独尊儒术的汉朝,也没有那种愚昧理论,是唐亡之后,社会风气的转变,才让儒家学术产生了异变。”
追评1:“儒家学派还是很多的,例如荀子孟子公羊......是宋明理学禁锢了儒家学术而已。”
追评2:“我不认同,朱棣当年北伐鞑靼的时候可是说了‘九世之仇犹可报也’,他愣是打着为汉高祖报仇的名义,把人家揍了一顿!”】
“?咦?哈哈哈,笑死乃公了!”
“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