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老李家的爱好(1 / 2)

贞观年间

李靖的兵书全都失传了?

诸夏自古讲究一个学艺、齐天下、传道、名千古的人生梦想,像是李靖这种基本上已经超额完成了诸夏人的人生目标了。

害怕自己的本事被别人学会?

那诸子百家的圣贤们到底在图什么?

甘露殿里的众人忍不住感到心疼,就连李靖也内心在滴血。

他这辈子人臣已经做到了极致,当然司马宣王的那种不算。

至于名垂千古,后世都把他奉为天王了,还有什么大奢求?

孙子厉害吧?

吴子厉害吧?

论起打仗和业绩来,李靖自问不输于这些前辈。

可就差一个传道了。

所以,自从大唐皇帝没有再用他出征后,老李就一直在家琢磨着总结自己的用兵之道。

名字都想好了。

《六军镜》,《阴符机》,《玉帐经》......

现在后世人告诉他,自己引以为傲的李氏卫公兵法居然失传了......

李靖陷入了浓浓的沉思里......

“药师将军,我有个主意。”一旁的李世??见到李靖低头沉思的模样,好声提醒道:

“不如你把自己的兵书多抄录一份带到坟墓里,如何呢?”

嘶~

众人倒吸一口凉气,这个方法乍一听很不靠谱,可是认真思考下来就很靠谱啊!

最起码有唐一代,都不会有人敢盗李靖的墓。

人家可是陪葬昭陵的,盗李靖的墓,昭陵卫都能给他剁成肉末了。

“好主意!”李靖抚须大赞。

房玄龄笑道:“大争之世,唯有纵横战功者方为第一流。如今太平治世,如何传道授业于天下人,才是第一流。”

大唐皇帝点了点头,十分认同这个说法:“药师将军尽管去写,怎么保存和流传后代,朕替你想办法!”

李靖感激的点了点头。

其实二凤倒是想得很简单,无非是臣子名气越大,他这个皇帝也就跟着越水涨船高。

都有人震惊于他怎么驾驭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了,还不能证明他这个观点吗?

往后天下会愈发承太平,越是太平盛世,越是需要以莫大的文治武功来奠基,需要以传世的文臣武将来彰显。

也就越需要皇帝怎么荣待功勋来激励天下百姓,也就越需要天下百姓来为功勋卓着的国家英雄传名颂功。

“污蔑啊!”李靖忽然就叫冤。

“老夫何曾有过这老牛吃嫩草的行为了?”

李靖刚才还在抚美须,被天幕后面的一条惊人言论震惊的手一抖,硬生生薅下了几根美胡须下来,痛啊!

老夫儿子都有儿子了,一把年纪了,为人尊长还娶个和孙子一样大的妻子?

闹呢!

紧接着,又是一大片的人乌泱泱的跟着叫冤枉,尉迟恭还好说,程咬金叫得最凶了:

“陛下,您是知道我的,我家夫人去世之后,我才续弦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