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李世民:就这?(2 / 2)

如今已经是贞观三年了......明年我就嘎了?

自己死亡的日期来得太急太快,饶是杜如晦这般的人物一时间也不知该做何反应才对。

他抬头看向同样发懵的大唐皇帝,脸上挂着悲伤亦是在笑道:“陛下,我......”

李世民看着站起身有些摇摇欲坠的杜如晦,连忙从台上走下,上前搀扶着杜如晦,轻拍着斯人的后背,示意他坐下,轻声道:

“克明,朕已经下令诏孙神医进京了。”

“你是朕的臂膀,当先之急是先保重好身体啊!这样,你手里头的政务先放一放,最近好好歇一歇,有玄龄在呢。”

听到李世民三言两语之间就给他多派了一个省的活的房玄龄:“???”

我不是人啊,陛下?

杜如晦木然的坐下,缓和好心绪后向着虞世南感激的点了点头,对方拱手示意。

都哥们!

殿中的班直同僚们从天幕上初闻右仆射的死期,一时间心底生出戚戚感。

他们中有许多人已经和右仆射共事十几年了,其中感情深厚,此时看在杜如晦身上的目光竟都带着些哀怜和......期盼。

【“李世民手下的那套班子真是强的一批!”

“杜如晦一辈子英明睿智,且深受李世民信赖,纵然是死后,其长子杜构继承爵位,次子无功却能因为父亲杜如晦的原因,被李世民封了郡公。甚至李二还将自己的女儿城阳公主嫁给了杜荷。这样的恩宠,这样的开国功勋得到善待的结局,让我泪目!”

“有什么用?贞观十七年,杜荷参与造反不还是被李世民给全家流放了吗?杜家满门也因此被株连,甚至整个京兆杜氏都受到了严厉清查,家族也随之落寞,到了杜甫的时候,只能歌唱茅屋为秋风所破。”】

甘露殿霎时气氛变得诡异平和,刚接受了自己死期的杜如晦当场僵住。

他差点一口气顺不上来,贞观三年就得原地去世了。

有什么痛苦是同一天知道自己啥时候死,然后又知道自己儿子谋反被全家流放的吗?

“陛......陛下。”杜如晦声音颤抖:

“犬子谋反乃大不敬,其罪可死啊!”

“如此.....不忠不孝之子,该诛......”

李世民按下想要起身谢罪的杜如晦,一点都没在意,轻松道:“如今才贞观三年,杜卿啊,沧海桑田,时事境迁,以后的事谁又能说得准呢?”

“朕说了,杜荷无罪!并且朕和皇后的女儿依然会嫁给他!”

李世民一点都没慌,还有十五年才发生的事儿,着什么急啊?

谁知道期间有何变故?

相反,听到杜荷谋反的未来信息,李世民本人更是不怒反喜。

奇怪,朕的心底为什么透露出一股莫名的兴奋感?

贞观十七年,我李二......呸!都特么怪后人天天说,差点口误了!我李二郎还在位的时候,有人居然敢行谋逆?

贞观年间,天灾不断,外有强敌,内有逆贼......就这?

我李世民还是千古一帝?

哈哈哈哈,不愧是朕!

就是强!

千载一人,唯我而已!

李世民内心九转十八弯后,喜意更多,宽慰这位肱骨之臣道:“克明啊,且不说你子只是参与,而非主谋,万一是被人蛊惑的呢?”

随后又面向众人,朗声道:“教子之道,事关重大,诸位,朕想与尔等同享江山富贵,切莫让家族自误啊!”

众人禀声:“谢陛下教诲。”

“诫子之事,臣等一定牢记于心。”

李世民很满意的点了点头,这件事他压根就没真放在心上,都有天幕提前曝光了,先不说克明会不会真的在贞观四年病逝,杜荷回家都得先挨一顿毒打。

要是克明还在,给杜荷十个胆子也不敢参与这种事儿啊?

怕是孩子昏了头,当时被奸人蒙蔽了。

不过,当务之急还是自己心腹的身体状况啊!

他是真怕自己的克明像诸葛武侯一样,给累死了。

“李君羡,再多派点人去寻孙神医入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