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看着老爹投来的目光,喉结滚动。
大孙子,你可争点气啊!
与此同时,天幕上幻想的剧本也让永乐年间的一家人提起了莫大的兴趣。
永乐皇帝眼睛微眯,全神贯注在了天幕上。
......
又是一个小剧场吗?
许多古人们早就习惯了天幕上后人脑洞大开的幻想了,甚至早已有人将那些不敏感的故事编造成戏剧进行排演。
还真别说,这种解决意难平和历史幻想类的作品真是让观众们一致叫好。
老百姓们喜闻乐见的作品就是最叫座的好作品!
但是,与其他人浓浓的兴趣不一样的是初唐年间的人们。
干啥?怎么又让我家太宗皇帝去给人家当儿子?
你们朝代没有自己的皇帝吗?
老抢我家陛下干什么?
贞观年间
甘露殿里
刚刚天幕上将陛下的功绩和本人的存在定义为了“无可替代”、“毋庸置疑”!
也算是改变了殿内众人只得将注意力放在天幕上,两眼不观他事的行为。
呼!
可算能呼吸了。
天幕老是提陛下的糟心事,搞得他们也跟着提心吊胆的。
被天幕夸夸后的二凤陛下也是眉开眼笑,瞬间变脸。
这后世人是真能处啊!
言语上虽然多促狭调侃,可是真遇到事儿了,他是真使劲夸啊!
夸得朕其实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子不言父过,这是《礼记》里的话,前面还有一句是“父不言子德”。
所以李世民对天幕上议论贬低老爹的种种话语都假装没看见,没听到。
至于贞观群臣更是恨不得在天幕盘说时自己眼瞎了,太上皇再怎么样也是皇上,不是他们能批判的。
虽然太上皇的事儿刚过去,李世民也很有情商的假装没看见。
就在甘露殿上的氛围好转时,天幕忽然的结尾话语,将画面准备转换小剧场时,李世民绷不住了......
李世民嘴角一抽,轻轻咳了一声道:“这个朱祁镇又是何方神圣啊?”
“有病吧?”
怎么老让朕跑别的朝代给人家当儿子!
服了!
我就一个爹,叫李渊,就这都伺候不过来,还得去你们的朝代一个个伺候啊?
长孙无忌上前拱了拱手,刚想开口,天幕上的小剧场就开播了,只能默默的缩了回去,甚至出列时还被自己的妹妹瞪了一眼。
就你爱出风头啊?
可怜辅机皇亲国戚,堂堂的凌烟阁第一功臣,一等国公之人,只能心底无奈叹息:
谄臣也不好当啊!
「假如李世民魂穿朱祁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