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哈基维,你这家伙!(2 / 2)

先别管好用不好用,人家能跟着先帝一个卖草鞋的走到最后,忠心肯定是不容置疑的。

这两套班子愣是让刘禅在诸葛亮去世后,又撑了整整二十年!」

“不是说阿斗扶不起吗?”

刘备有些发懵:“阿斗也能声评扭转啊?”

这孩子,怎么说他好呢!

没本事吧,看着还行。

看着不行吧,还是有些本事的,虽然不多。

“大哥,阿斗又不胡搞败家,你管他施政手段咋样啊?”张飞的口味有些独特:

“只要让忠良能为兴汉继续发光发彩不就行了?”

“俺老张倒是觉得,阿斗不去当赵宋的完颜构,做得就算及格!”

刘备嘴角一抽,完颜禅可还行?

刘禅要是真能做出残害忠良、卖国卖脸的事儿来,他都不会让这孩子活过今天。

张飞的开解倒是让刘备心底的介怀少了很多。

本就对阿斗少有教诲之职,他能做到这种地步已经及格了。

......

「公元254年,丞相死后第二十年,天水姜伯约终于迎来了他人生中的华丽转变。

延熙十七年春正月,姜维被召回成都,刘禅加姜维督内外军事,并于两年后正式加大将军职。」

「季汉后期抗大梁者,终于获得了施展才华的机会!」

天幕上画面一转,一道刺眼白光闪烁。

亭台下,一英武不凡的少年郎正在埋头书信:

“良田百顷,不在一亩;但有远羡埋志,不在当归。”

少年郎写完书信后,镜头向右上角移动,漏出信名:《回母书》。

随后白鸽盘桓,叼去少年封存的书信飞去家乡。

忽然间又一道光芒闪耀,画面随之切换,刚刚的翩翩少年郎已然长大。

英武俊朗的他手握长枪,在“克复中原”的大纛前傲然而立。

他的目光炯炯有神,好像包含着宇宙天地之机,身形也高大挺拔。

“书尽丹心,凌越千山!”

画面逐渐定格,一行字迹升起:

「凌云之志·汉大将军·姜维」

大概这个形象

「虽然现代网友老是嘴上调侃道:

就算你有天大的本事,只要没上《出师表》就注定得不到重用!

事实上,姜维作为曹魏降将官拜大将军督内外军事,这种话我们也只能当成笑话听听罢了。」

「作为诸葛亮北伐之志的继承者,姜维足足北伐了十一次!」

「丞相也才北伐五次,而姜伯约足足十一次!」

哈基维,你这家伙!

精力这么旺盛吗?!

十一次啊!丞相才五次。

而你,姜伯约,才是真男人!

...

与此同时,天幕下的围观先辈们对于熟悉的三国,纷纷开口进行点评。

“此身独继隆中志,功成再拜五丈原!”

“九伐中原,以报先帝遗志,日月砺剑,为图丞相厚恩。”

“姜维独凭气力高,九伐中原空劬劳。钟会邓艾分兵进,汉室江山尽属曹。”

“北伐应该是看质量而不是数量的,丞相五次北伐皆有胜在,每一次都在扩大战果,姜维十一次不过徒伤国力罢了!”

“兄台,你看得演义吧?”

“你这厮怎么骂人呢!”

“姜伯约北伐十一次,大胜两次;小胜三次;相距不克四次;大败一次,小败一次。总的来说还是胜多败少,军队损耗也是魏重蜀轻。”

“呵!魏国多大地盘,人口国力岂能是蜀国相比的?难道蜀国不会因为战争导致国力衰退吗?”

“魏国也打仗了,还是败仗多,魏国就没有损失了吗?”

“你无理之谈!”

“你无稽之谈!”

“你才无稽!”

天幕下的古人们本来在各自发表着自己的见解,忽然就有人吵做了一团,眼看着两个人越吵越凶,甚至都有掐架的架势了,其他古人们纷纷让位置给他俩作战场。

你们继续吵,别打扰我看天幕了。

「历史上也留下了这样的调侃:九伐中原姜伯约,默默无闻刘公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