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继者孙权和孙策时期政策导向完全不相同。
他的手段偏向怀柔,做事也没有毅力和魄力。
但孙权在政斗上的技能是点满的。
故而,江东豪族不会因为孙权的上位,就忘记了和孙氏一门的血仇。
孙权更不会和本地士族真正的推心置腹,凌统、吕蒙等人的受用就是孙权培养嫡系取代本地话语权的象征。
本地士族焉能坐以待毙?
而这就是孙吴政权长期动乱,做事婆婆妈妈,行动畏畏缩缩的根源之处。」
“此论深中肯綮,妙哉!”诸葛亮忍不住停下手里的动作,抚掌赞叹。
他曾经出使过东吴,在座的各位恐怕属他对江东的内部情况最有感触。
当年,赤壁之战开打之前,江东内部矛盾已经势如水火了。
外来的江淮派和本土的江东豪族视若仇寇,矛盾恩怨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程度。
本地豪族甚至一点儿也不在乎江东之主到底姓孙还是姓曹,哪怕姓刘也是可以!
以孙权、周瑜为主的江淮派自然是要理智抗曹,血战到底。
后来他出使江东,名义上舌战群儒,实际上更是帮周公瑾和孙权的忙,让本地豪族暂时同意不下孙氏的船。
孔明就说了:人家有颍川士族,天下俊杰菁华之地,你们江东蛮子投降了能得到什么?
自治权?笑话!
曹操酷爱屠城,就是给手下大族腾位置的。
到时候打过来将你们全都灭族,中原、河北、山东士族就有了大量的位置可以安排族中子弟。
届时,你们连哭嚎的人都没有。
为什么?
闹麻了!都死绝了自然就没了。
于是,在江东士族青一片白一片的脸色里,在周公瑾一旁使劲打助攻的情况下,江东豪族妥协了。
这才有了赤壁之胜。
「如果说,周瑜没有早逝,鲁肃也没有的话,孙权没有那么早陷入独木难支的情况,也许孙吴的霸业还能持续。」
天幕话语一转,画面切换。
“袁术借我兵马,是以先父留下的传国玉玺为质。”
“哎呀,不妥呀!”面若冠玉的周瑜登场。
“不妥?”孙策疑惑。
周瑜:“只怕是日后退了他兵马,那袁术也不肯将玉玺归还呐!”
孙策不急不忙:“不会?”
“断然不会!”周瑜急忙又道,生怕孙策信了袁术的谎话。
“如果不是他不还我玉玺,而是我不还他兵马呢?”
周瑜都快急哭了,心道别开玩笑了喂!
“哎呀,兄长切勿戏言!”
“为些许兵马,怎能与那个传国玉玺相比呢?”
孙策眯缝着眼瞅着周瑜,别装了老弟。
周瑜:?_ ?
。__ 。
!__ !
—′?`—
「搞错了,再来!」
画面悠悠一转,伴随着绵柔的音乐声。
身形俊挺,面如冠玉的纹锦素袍美男子独立于桥头的身影如松傲立。
“虽有东去大海之志,却流程缓慢,征程多艰。”
“然江河水总有入海之时,而人生之志,却常常难以实现......”
“令人......抱憾终身!”
一旁的小字浮现表明他的身份:周瑜,字公瑾。
......
当绝世风姿的周瑜傲立桥头的身影出现,曹操嘴角一抽,第一时间就感到了脑壳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