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砚乐得瞧见如此变化,只让朱子扬注意风向引导其余就任由发展。
大战之后,必要按功行赏。
因松奉这些都是民兵,是无法向朝廷请封赏的,陈砚专门拨了一笔银子出来,凡是此次参战者,一人可分得三两银子。
凡受伤者,一应诊金都由贸易岛承担,且每个月依旧发放军费,待彻底养好身子后,再回军队。
至于终身残疾者,每人给与五两银子的补偿,往后每月给与军费的七成养家,一直到其身死。
凡在此战牺牲者,一人给抚恤金二十两银子,其父母妻儿每人每月可得二百个大钱,待孩子成丁或及笄,孩子那份停止发放,其父母身死,其父母的补助停止发放。其妻若改嫁,补助停止发放。
当民兵们得知贸易岛此条例时,彻底炸锅了。
受伤的也就罢了,那些残了的此生不干活都有贸易岛养着。
更好的就是那些死了的民兵,妻儿老小一辈子衣食无忧啊!
不少人暗暗悔恨,当初怎的就没死在战场上。
就算不死,残了也好啊。
更让他们羡慕的,是陈大人竟宣告要在岛上竖忠烈碑,还要将此次牺牲的民兵名字全部刻在其上,受万家香火。
原本还四处宣扬自己英勇的民兵们没了兴致,只要一有空,就去瞧瞧忠烈碑的雕刻。
待那碑竖起来之日,陈大人与松奉官员亲自用炮船接那些牺牲民兵的亲眷上岛,当众上香祭拜后,还对那些亲眷致谢,民兵们看得眼热心热。
不少人心中默默期盼倭寇再来,他们必要非死即残!
民兵们眼热得盯着忠烈碑,羡慕着那些战友风光大葬之际,陈砚需要忙的就更多了。
头一件事,就是要对那些倭寇进行审问。
摆在他们面前最大的难题,是语言不通。
刘子吟笑道:“东翁不必忧心,从前朝起,倭寇中就有华夏人假扮,只需用刑罚找出他们,自可审问出一些东西来。”
在这方面,刘子吟实在是行家,陈砚虚心求教:“如此多人一个个审问,怕是要花费大量时间吧?”
刘子吟胸有成竹道:“三日内,在下必为东翁找出大梁人。”
陈砚对此极好奇。
就算陆中在此,想要撬开一人的嘴,都要一两日,三日要审问六百多人,如何能办到?
当天刘子吟就让陈砚大开眼界。
刘子吟让人将六百多人一一挂在贸易岛的城墙上,再在他们脚下烧一堆柴火,于是那些被俘虏的倭寇就像被烟熏的腊肉。
脚下的灼热烘烤让他们迅速脱水,加之烟持续往他们眼耳口鼻熏着,让他们生不如死,连惨叫都发不出。
陈砚叹为观此:“刘先生实乃此中高手!”
若非四周围满了看热闹的百姓商贾,陈砚必要给刘子吟竖起大拇指。
此人实乃再世贾诩啊,这么缺德的招数都能想出来。
刘子吟谦虚道:“东翁谬赞了,在下不过是上次审问后,有了些心得,今日就在这些倭寇身上试试,算不得什么。”
“过度谦虚就是自大啊刘先生。”
陈砚感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