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晚月到厂棚拿了个背篓背上,往外走去。
王秀珍见她背着个背篓往外走,疑惑地问道:“娘,您这是要上哪儿去?”
“去黄庄转圈。”楚晚月整了整篓子的背带,随口答道。
“路上湿滑,您可慢着点走。”王秀珍不放心地叮嘱。
“知道了,你在家照应着,素云正喂孩子呢,待会儿记得给她端点红糖水。”楚晚月摆摆手,迈着稳健的步子出了院门。
她紧了紧背篓,哼着小调朝村外的方向走去。
楚晚月慢悠悠地走在通往黄庄大队的土路上。
二月的风还带着料峭寒意,吹得路边的枯草沙沙作响。
她裹紧了身上的棉袄,脚步不疾不徐,时不时停下看看田里返青的麦苗。
“这不是亲家吗?这是来找小梅啊?”
一声带着浓重乡音的招呼从旁边传来。
楚晚月回头,看见徐大山的大娘位来弟正在旁边胡同口和人说话。
“是啊,这孩子好几天没回去了,过来看看她忙什么呢。”楚晚月笑着应道,眼角挤出几道皱纹。
位来弟上前走几步,“小梅这孩子能干啊,在家编草鞋呢。眼瞅着就要春耕了,她这是想多备几双。”
说着压低声音,“要我说啊,老三家的真是没眼光,把这么能干的媳妇分出去,留下个就知道吃闲饭的。”
楚晚月无奈笑笑:“这孩子分家出去连口粮都没分到,我这不来看看,给她带点粮食。”
她指了指身后的背篓,“也不知道这日子什么时候能熬到夏收......”
“谁说不是呢!”位来弟撇撇嘴,朝地上啐了一口,“我那个兄弟媳妇就是个眼瞎的!”
突然想起什么似的,凑近道:“昨儿个我还看见老三家的去偷割了二两肉给那小子吃,啧啧......”
楚晚月摇摇头,把布包重新系好:“不说了,我先去看看小梅。改天有空,咱们再好好唠唠。”说完,又裹了裹棉袄,继续往村南头走去。
“来弟嫂子,这谁啊?”几个正在胡同里纳鞋底的妇女停下手里的活计,好奇地打量着渐行渐远的背影。
位来弟掸了掸围裙上的草屑,压低声音道:“这是大山媳妇她娘,陆家大队的。”
“陆梅她娘?”一个扎着蓝头巾的妇女惊讶地瞪大眼睛,“这看着可不像啊,莫不是后娘?”
“瞎说啥呢!”位来弟拍了下大腿,“这就是亲娘。要不是前些时候他们闹分家我去劝架见过一面,我也不敢认呢。”她神神秘秘地往前凑了凑,“你们是不知道,陆梅娘家现在可发达了。”
旁边几个妇女立刻来了精神,纷纷挪着小板凳凑近。
位来弟得意地继续道:“何止是好过啊,那是掉进福窝里了!你们看她那背篓没?鼓鼓囊囊的,十有八九装着肉!”
“真的假的?”一个年轻媳妇不信似的撇撇嘴。
“我亲眼所见!”位来弟信誓旦旦地说,“分家前,她家那几个孩子隔三差五就往这边送东西。可惜啊...”她朝村子北边努努嘴,“都喂了那家子白眼狼了。”
正在搓麻绳的李婶子叹了口气:“这么好的媳妇也舍得分出去,老三家的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