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战后商议(2 / 2)

萧景睿沉思片刻后说道:“我觉得可以让林婉儿带领她的情报小队担任此任务。他们长期从事情报收集工作,对地形和敌军的行动模式较为熟悉,且行动敏捷,善于隐蔽。”

众人听后,觉得此提议可行。然而,在具体的行动时间以及总攻的配合细节上,又产生了新的分歧。

汉人势力首领认为,应尽快发动行动,趁敌军尚未完全准备好,打他们个措手不及。而神秘汉人势力代表则觉得,需再等几日,待侦察部队摸清敌军更多部署后,再行动也不迟,这样能确保行动的成功率。

萧景睿在一旁仔细权衡着两种方案的利弊。他深知,时间紧迫,敌军随时可能发动进攻,但准备不足贸然行动,也可能导致失败。

就在众人争论不下时,营帐外突然传来一阵欢呼声。一名士兵兴奋地冲进营帐,喊道:“将军,好消息!陈老将军的旧部得知我们在此对抗胡人,纷纷赶来支援,现已在营地外等候!”

萧景睿大喜过望,连忙起身走出营帐查看。只见营地外,一支整齐的队伍排列着,为首的正是陈老将军。陈老看到萧景睿,大步走上前,抱拳行礼道:“萧将军,得知你们在此浴血奋战,我和旧部们毫不犹豫地赶来相助!”

萧景睿紧紧握住陈老的手,激动地说道:“陈老,您来得太及时了!如今我们正为应对敌军残余的策略争论不休,您经验丰富,快给我们出出主意。”

陈老跟随萧景睿走进营帐,听众人讲述了目前的争论焦点后,沉思片刻说道:“依我之见,我们可采取虚实结合之策。一方面,让林婉儿带领小队按计划悄悄潜入山谷,破坏敌军粮草;另一方面,我们在营地大张旗鼓地准备总攻,做出随时进攻的假象,吸引敌军的注意力。待林婉儿他们得手后,我们再根据敌军的混乱程度,选择最佳时机发动真正的总攻。”

众人听后,眼前一亮,纷纷觉得此计甚妙。既可以避免过早暴露行动意图,又能充分利用敌军的注意力分散,提高行动的成功率。

然而,在具体的兵力调配以及如何与林婉儿的小队保持联络等细节上,众人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讨论。此时,营帐内的气氛虽然依旧严肃,但相较于之前,多了几分和谐与团结。大家都明白,只有齐心协力,才能在这乱世中生存,才能彻底击败胡人,为汉人赢得尊严与和平。

随着讨论的深入,各方逐渐在合作细节和应对策略上达成了更多的共识。但在一些关键环节的责任划分上,仍然存在一些小的分歧。比如,在总攻时,哪方势力担任主攻,哪方负责侧翼掩护等问题,各方都有自己的考虑。

萧景睿深知,这些分歧虽小,但如果不妥善解决,可能会在战斗中影响各方的配合。他耐心地倾听着各方的意见,努力寻找一个能让大家都满意的方案。

就在这时,营帐外的天色渐渐暗了下来,火把的光芒在营帐内摇曳。众人已经连续商讨了许久,却仍未完全达成一致。而时间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敌军的威胁也越来越近。

萧景怡看着众人疲惫却又执着的面容,心中明白,必须尽快做出决定。她思索片刻后,提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案:根据各方势力的特点和优势来划分任务。“乞活军”擅长近战突击,可担任主攻;汉人势力熟悉当地地形,负责侧翼掩护;神秘汉人势力机动性强,作为预备队,随时支援关键位置。同时,设立一个统一的指挥中心,由萧景睿、汉人势力首领和神秘汉人势力代表共同负责,确保行动协调一致。

众人听后,觉得此方案较为合理,纷纷表示赞同。经过一番努力,三方终于在合作细节和应对敌军残余的策略上达成了共识。

然而,当谈到利益分配时,气氛又变得紧张起来。汉人势力首领提出,在击败敌军残余后,应优先分配更多的土地和资源用于安置流民和恢复当地百姓的生活。神秘汉人势力代表则认为,他们长途跋涉前来支援,在物资和兵力上都有较大投入,理应得到相应的回报。

萧景睿看着众人,缓缓说道:“各位,我们的目标是共同对抗胡人,恢复汉人的尊严与和平。击败敌军残余后,土地和资源应首先用于重建家园,让百姓过上安稳的生活。但对于神秘汉人势力的付出,我们也不能忽视。我提议,在重建过程中,给予神秘汉人势力一定的优惠政策,如优先选择商业据点、减免赋税等,以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同时,我们也可以共同开发一些资源,共享收益。”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各方最终在利益分配上也达成了初步的共识。此时,营帐内的气氛终于缓和下来,众人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表情。

正当众人以为合作事宜即将尘埃落定时,一名士兵突然慌张地冲进营帐,禀报道:“将军,不好了!刚刚得到消息,另一股更强大的胡人势力得知了我们与王朗联军的战斗,正朝着我们的方向赶来,似乎准备对我们展开大规模报复!”

众人听后,脸色瞬间变得煞白。原本以为解决了敌军残余就能暂时松口气,没想到更大的危机即将来临。营帐内再次陷入了沉默,每个人都清楚,刚刚达成的合作共识,将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在这强大的胡人势力面前,他们能否再次团结一致,共同应对这生死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