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元那句无意识的低语,像一颗投入深潭的石子,在沈逸风和林悦心中激起了层层涟漪。
“有点像的……味道?”
沈逸风立刻追问:“元元,你能描述得更清楚一点吗?是什么样的‘味道’?”
元元的光晕微微闪烁,似乎在努力将他那独特的感知翻译成他们能够理解的语言:【嗯……就是……不是外面那个……大东西……本身的……味道……它本身……是铁锈和……烧焦的……灰……】
他传递出的意象清晰而令人心悸,精准地描绘出一个古老、破损、充满毁灭气息的兵器本质。
【但是……在它最里面……有一小块……亮亮的……】元元的意念继续道,带着困惑,【那一小块……会‘说话’……虽然声音……很小……很怪……但是……和元元……试着‘说话’的时候……有点像……】
会“说话”?和元元的规则共鸣有点像?
沈逸风和林悦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震惊与凝重。
元元感知到的,极有可能就是摇篮意志分析出的那个“控制后门”!而这个后门散发出的规则波动,竟然与元元的“星语者”特质有相似之处!
这意味着什么?
制造或篡改这个后门的“第三方”,掌握着与“星语者”同源或者至少是相近的规则操控技术?
还是说,“星语者”这种特质本身,在宇宙中并非独一无二,甚至可能……是某种更庞大体系中的一部分?
“能……感觉到那个‘小亮块’在‘说’什么吗?”林悦小心翼翼地问,生怕再次刺激到那个恐怖的存在。
元元的光晕安静了片刻,似乎在极力倾听,最终传递出沮丧的意念:【听不清……太远了……而且……它外面……包着好多……厚厚的……‘壳’……还有……大东西自己的……‘噪音’……太吵了……】
距离、噬星体自身的规则干扰、以及后门可能自带的防护,都阻碍了元元进行更清晰的感知。
但这已经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发现!它证实了“第三方”的存在与其技术特征,更重要的是,它指出了一条潜在的、或许能影响甚至控制“噬星体”的路径——那个后门!
“我们能否利用这个后门?”沈逸风直接向摇篮意志提出核心问题。
摇篮意志的回应带着谨慎的推算:
【……理论存在可能性……】
【……但需要满足多个条件……】
【……一:获取该后门的完整规则‘密钥’或模拟其认证波动……】
【……二:建立稳定、隐蔽且足够强大的规则连接通道……突破‘噬星体’自身防御及干扰……】
【……三:承担连接过程中可能触发其清除协议的巨大风险……】
【……基于现有数据……成功概率低于0.3%……】
低于0.3%的概率,以及失败即意味着毁灭的后果。
这几乎是一条绝路。
然而,在绝对的黑暗之中,哪怕一丝微光也显得无比珍贵。
“如果我们……只是尝试加强元元对那个后门的感知呢?”林悦提出了一个相对保守的建议,“不进行连接,不发送任何信息,只是更清晰地‘听’。也许能获取更多关于那个‘第三方’的信息?”
这个提议的风险显然小得多,主要取决于元元自身的能力和对方的反探测机制。
沈逸风思考片刻,点了点头:“可以尝试,但必须在绝对可控的前提下。一旦元元感觉到任何不适或被反向追踪的迹象,必须立刻停止。”
计划被确定下来。他们不打算进行任何主动的规则交互,只是帮助元元放大他那独特的被动感知能力,就像给他一个更灵敏的“耳朵”,去倾听远方那极其微弱的“杂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