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没有放弃这个曾经迷失的少年,试图为他铺设一条重返正轨的“宽桥”。然而,无论是助学的扶持还是社会的关怀,都无法完全替代家人之间的支撑与抉择。
几天后的一个清晨,王望祖的伤势稳定,转入普通病房观察。阳光透过窗帘缝隙,照在兄弟俩脸上。王石安将一杯温水递到弟弟手中,终于做出了决定。
他平静地开口,声音沉稳:“望祖,我决定了。高考,我会全力以赴,这是我们的出路,我不会放弃。但大学的学费和生活费,我会申请助学贷款,自己承担。王队长说的那笔见义勇为奖金,如果下来,全部留给你,作为你康复和以后学习,或者学手艺的启动资金。”
他看着弟弟惊讶的眼睛,继续说道:“窄门,我会继续闯。但宽桥,不是你一个人修。”
他语气坚定,“我查过了,县里的职教中心有计算机和网络维护的课程,实用,学期也短。等你身体养好,可以去学。一技之长,才是你安身立命的桥墩。我们家的债,一起还。”
王望祖愣住了,泪水无声地滑落。哥哥没有抛弃他,也没有大包大揽,而是给了他一条看得见、走得通的路,一条带着尊严和希望的路。
在王石安回到学校,重新投入紧张学习的同时,医院的病房也悄然变成了王望祖另一个意义上的“课堂”。
周明和林晓梅不仅为他带来了落下的初中课本,更带来了持续的鼓励和清晰的引导。
哥哥王石安基于对当下社会需求的判断,建议他学习计算机和网络维护,认为这是一条稳妥且前景不错的路径。
然而,在翻阅哥哥为他找来的那本职教中心宣传册时,王望祖的目光却久久停留在“机械加工技术”那一页。
宣传册上,精密闪亮的车床、数控设备,以及工人专注操作时那种将图纸变为现实的力量感,莫名地吸引了他。
这或许源于男孩对机械天生的好奇,或许是因为在黑虎网吧那段昏暗的日子里,他接触了太多虚拟而易碎的东西,反而对这种能创造出实实在在物品的、有分量、有温度的技能,产生了强烈的渴望和向往。
他第一次主动向周明哥和晓梅姐提出,想多了解这个专业。
这段在病床上的探索和思考,虽然身体活动受限,却让他的内心目标逐渐清晰。他的眼神,不再是网吧屏幕前的麻木,也不是车祸后的恐惧,而是一种专注于当下、望向未来的平静与坚定。
窄门之后,未必是坦途,但兄弟二人已经找准了各自的方向。王石安用知识冲击命运的壁垒,王望祖则准备用技能夯实生活的基础。
他们的路或许不同,但终点都指向同一个地方,一个靠自身力量赢得的、有尊严的未来。
天,快亮了。而黎明中的每一步,都踏在他们自己选择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