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张氏笑了笑:
“那你回头骑摩托下乡去挨家挨户通知一下,叫三家人把时间错开,来了以后我们也可以让他们明面上带走一点,主要的咱藏住了就成。”
婆媳俩商定后就开始行动,赶上周末秦淮茹就下乡去了,不但通知到了自己娘家,还通知到了秦京茹家和贾张氏娘家。
自此中院贾家时不时就会有乡下人前来打秋风,打秋风这个词还是前院三大爷阎富贵给起的。
这些人衣衫破旧不修边幅,每次来都能拿着半斤一斤的粮食回去,
贾家的这种遭遇深受院儿里邻居们的同情,只是苦于如今定量收紧,实在帮不上忙,
如今赵衍有好东西都是放到福祥胡同的院子里去,已经很少光明正大往贾家拿东西了。
……
这天冯小曼拿着几块木板敲敲打打,没过多久就钉出一个疑似门的东西。
一旁围观的棒耿实在看不下去,走上前来:
“冯姨,您这不应该用钉子,应该用榫卯。”
遗传自秦淮茹的基因,小正太棒耿长得粉嫩粉嫩的,浓眉大眼,十分耐看,穿着也得当(全是进口货),冯小曼对这小男孩也有好感,
停下手中动作无奈叹口气:
“阿姨也想啊,可是阿姨也不会啊。”
棒耿男子汉气概爆发,拍拍胸脯:
“我会啊……”说着就伸手去拿冯小曼的斧子。
冯小曼连忙躲开:“可别,你这么小,这斧子可锋利,伤着你怎么办?”
棒耿不屑:
“我跟赵叔叔可学过好长时间呢,我家有张桌子就是我自己打的。
就是挨着窗户那张,您见过的……”
冯小曼将信将疑,“真的假的啊……”
棒耿也不分辩,再次伸手,示意冯小曼给他斧子。
冯小曼无奈,只能小心翼翼递给他。
棒耿拿着斧子端详一阵,忽然灵机一动:“等着……”
说完就“噔噔噔……”跑向了后院。
冯小曼不明就里,还以为小孩子跟他开玩笑,心下暗道这小孩性格古怪。
没想到没过一会儿,棒耿又回来了,手里还提着一个铁皮箱子。
只见他打开箱子,
“这是赵叔叔给我的一套工具,是我给他工作,他支付给我的报酬。”
说完就开始往外拿东西,凿子,锯子,斧子,刨子……应有尽有,只是比正常人用的小了一号。
“叮叮当当……”一个下午就这样过去了,
晚上福祥胡同的院子里,秦淮茹今天特别主动,赵衍奇怪之余当然是先享受了再说,事毕这才搂着佳人一边安抚一边问:
“今天什么情况,什么事情这么开心啊……”
秦淮茹紧紧搂着男人的腰:
“棒耿今天帮小冯做了一套门窗……”
“哟呵,小伙子,可以啊……”赵衍惊喜道
“是啊,做得可漂亮了,跟咱屋里那些家具一样精致,大家都在夸。”
“那可得好好表扬。”
“别啊,他会骄傲的。”
“上漆了没有?”
“上了,清漆,棒耿说那个更防水。”
“窗户是用纸糊还是用玻璃?”
“玻璃,还是双层的呢……就是他把你用剩下的玻璃给用了两块,
他说回头他给你做工顶账……”
“难得的实践机会,给他在学校请几天假,让他跟着把活儿干完,你跟他说要保密,还有,做的好有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