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想,他还是开了口:
“陛下,大势已去,朝廷二十万大军,尽数死在了南方,卢象升等人相继殉国,反贼李自成和张献忠也已经在李平麾下,大明已经没有希望了,现在的大明,也就最后一座紫禁城。”
“可…现在的紫禁城,已经是人去楼空,逃的逃,跑的跑,除了紫禁城里的太监,已经没有人了。”
崇祯聆听着,没有反驳,也没有勃然大怒,因为这是不争的事实,争辩和反驳都将没有任何意义。
“哎!去取玉玺来。”崇祯此刻妥协了:“这江山落在李平手中,总比落在李自成这些反贼手中强。”
“是,陛下!”
很快。
崇祯的御案前摆好笔墨纸砚。
王承恩是个聪明人,知道崇祯要干什么,这时候拿玉玺只可能是一件事情,那就是写退位诏书。
崇祯看着近在咫尺的笔墨纸砚,手忍不住轻轻发颤。
因为他知道,只要写了这份退位诏书,那么李平将名正言顺继承大位,大明也将彻彻底底成为历史,如果将来有人想造李平的反,也就没有任何借口。
有时候,名义很重要,它象征着一种身份,同样象征着一种传承。
“哎,写吧!写吧……”
崇祯颤颤巍巍拿起毛笔,在沉重之中写完了圣旨。
然而。
写完之后,他反而如释重负,仿佛有什么千斤重担卸下肩膀,长长的呼出一口浊气,然后看向一旁伺候的王承恩。
“你将这诏书和玉玺交给李平。”
话语轻飘飘,没了以往的沉重。
但王承恩清晰的听出一样东西,陛下已有死志。
扑通一下。
他跪在地上,眼泪哗啦啦流淌,滴答滴答顺着脸庞落地,声音哽咽道:“陛下,不可啊,李平,李平不会拿您怎么样的?”
崇祯轻飘飘的瞟了他一眼:
“这是权力的交接,朕不死,李平睡不好觉,他愿意给朕一个体面,朕自然不会给他制造困扰,君王有君王的死法,朕岂能苟活于世,本就无言面对列祖列宗,哪还敢奢求苟活?”
这一刻,崇祯像一个帝王一样从龙椅上站了起来,并且从衣兜里取出一条白绫,大步走到一根房梁下。
“将白绫给朕挂上去。”
伺候的太监被吓得瑟瑟发抖,没有一个人敢上前,最后还是王承恩爬起身来,泪眼婆娑,颤颤巍巍的上前。
“还愣着干什么,拿凳子来。”王承恩对着匍匐在地的太监呵斥。
很快。
王承恩替崇祯系好了白绫。
与历史上狼狈逃窜的崇祯不同,这个崇祯此刻穿着龙袍,整个人装扮整整齐齐,显露出帝王威严。
这一次,崇祯没有拿刀杀人,因为他知道,李平不会为难他的后宫,也不会为难他的子女。
“哈哈哈,朕,朕不做丧家之犬,朕死也要死在这紫禁城里,哈哈……”
崇祯忽然狂笑不止,他双手此刻死死抓住那条白绫,双脚踩在长凳上,随着哐当一声,长凳轰然倒地。
“恭送大明皇帝上路……”
“恭送大明皇帝上路……”
“恭送大明皇帝上路……”
王承恩的声音,凄厉的回荡在宫殿里,这一刻,大明的最后一位君主落幕,伴随着明帝国一起消亡。
只剩那份退位诏书,孤零零的放在御案上,上面的墨汁,此刻都还未干渴,但君主却已逝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