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为白若素准备的枪械(1 / 2)

当知道自己即便身处平行世界,也有祖国母亲的武力护持时,白安之感受到了满满的安全感,不过他还是尽快调整好了状态,不然又要面对白若素的追问了。

白若素和白安之各射击完了一个弹夹,两人看向张逸云,意思就是该你了。

张逸云从案台上拿起自己选择的手枪,习惯性的检查了一遍后,拉动套筒,瞄准,射击,一气呵成,十五发子弹稳定射出,10米位靶子上的快速留下了13个弹孔。

10发十环,5发九环的成绩,至于13个单孔的事情,那是有两颗子弹通过了一个弹孔。

周围的工作人员都发出了赞叹之声。

而且他打的还是精确射击版胸环靶,十环的直径只有5,9环的直径则是11。

就连白安之对张逸云的成绩也很欣赏,在普通人眼里,10米的距离命中一罐330毫升的铝罐啤酒貌似并不难,但现实需要考虑到真实手枪的后坐力,扳机扣动时的震动,这些都是会影响弹着点的。

此时的张逸云对于其他人的赞赏倒是不怎么在意,他就想着白若素能够夸他两句,结果等了半天,就听到了白若素说道:“不错,看来国家将你培养的很好啊。”

好家伙,一句话全是国家的功劳,貌似跟他的努力没啥关联一样,还不能反驳,反驳就是不爱国,张逸云有种心里苦的感觉。

白安之听到这句话则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感受,是啊,自己的国家将自己培养的那么好,可惜最后终究是寡不敌众被抓了,完成了当时的任务也算没遗憾了。

接下来三个人将领出来的子弹全部打完,白若素和白安之依旧打的是10米靶子,白若素的成绩没什么进步,白安之也控制着不能进步太明显,张逸云则是换上了25米靶子打了第二个弹夹,又换上50米靶子打了第三个弹夹。

大部分手枪的有效射程都是50米,但受限于手枪本身的结构限制以及圆头弹药的原因,再加上射手本身的原因,很多人在50米距离上面对固定靶子都无法做到精确打击目标。

每人三个弹夹打完之后,白安之走到白若素身旁问道:“姐,感觉怎么样?手腕酸疼不?”

白若素:“双肩僵持的有些酸,手腕倒是还好,这枪的后坐力还好,我还能接受。”

张逸云:“要不要试试6正常全装子弹,后坐力会大上一些。”

说起后坐力来,白安之对手里的6手枪已经有了理解,比前世那边的.22子弹后坐力要大一些,但不多。

白若素摆摆手:“我还是算了,你们玩吧,我对这个兴趣实在不高。”

白安之从案台上拿起白若素刚刚用的那把小巧的手枪,感觉这个枪还真适合白若素用来防身,就是弹夹容量有点小。

由于对这个世界的枪械不了解,他只能向一旁的枪械指导员询问有没有比这个尺寸稍微大点,弹夹容量较大的型号。

没想到还真有,白安之将手里的这把手枪暗暗做了个扫描后,就对着白若素说道:“姐,你先等等,再试一把枪。”

不等白若素回话,白安之就和枪械指导员一起去往了枪械柜台,拿到了枪械指导员给他推荐另外一款手枪。

这把枪同样是6口径,弹夹容量却是16发,握把明显的粗壮了不少,是为了应对双排的弹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