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洞穴内的生活,因为发光海藻种植区的成功,暂时摆脱了饥饿的阴影。那清甜而富含能量的藻片,不仅滋养着身体,更带来了一种久违的、脚踏实地的安定感。洞穴被微弱的藻光映照得一片朦胧,仿佛一个与世隔绝的避风港。然而,一个更根本的焦虑,如同幽灵般萦绕在每个人心头——能源。
方舟核心是他们生存和战斗的命脉,驱动潜水舱、提供护盾、合成呼吸气体、维持种植光照,每一项功能都在持续消耗着宝贵的能量。核心内部的奇点晶核虽然稳定,但并非永动机,能量水平在缓慢而坚定地下降。伊芙琳的监测数据显示,按照目前的消耗速率,最多一个月,核心能量将跌至临界点以下,届时他们将失去几乎所有现代化生存能力。那块蓝晶更是早已光芒黯淡,仅能维持自身最基本的能量场,几乎无法提供额外输出。能源,成了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比敌人的追踪更令人窒息。
“必须找到新的、可持续的能源,否则一切都是空中楼阁。”林越抚摸着方舟核心温热的表面,眉头紧锁。依靠狩猎或搜寻零星能量电池无异于杯水车薪。
伊芙琳将希望寄托在对洞穴本身的勘探上。“这个洞穴结构稳定,有淡水渗出,说明有独立的水文系统。而且,你们有没有感觉到,越往洞穴深处走,温度似乎有极其微弱的升高?”她拿着环境探测器,指向洞穴后方那条幽深狭窄的缝隙,正是之前石爪发现异常能量波动的地方。
石爪的野兽本能也印证了这一点,他低声道:“那里……有热量,很深处,还有……一种沉闷的震动,像大地的心跳。”
这微小的线索,可能是唯一的希望。林越决定冒险深入探查。他穿戴好水下作业装备,连接上方舟核心的呼吸导管,手持发出微光的核心,和手持工具、负责警戒的石爪一起,小心翼翼地进入了那条仅容一人通过的缝隙。
通道向下倾斜,蜿蜒曲折,岩壁潮湿,覆盖着发出幽蓝磷光的苔藓。随着深入,温度确实在缓慢而持续地上升,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硫磺味。那种低沉的、源自地底深处的震动感也越来越清晰。
前行了约百米后,缝隙豁然开朗,进入一个巨大的地下空腔。眼前的景象让两人震撼不已!空腔中央,是一个巨大的、沸腾的地下热液湖,湖面翻滚着气泡,蒸腾着炽热的水汽,将整个空间映照得一片暗红。最令人惊奇的是,热液湖的岸边,竟然矗立着几座明显是人工建造的、风格与海底城市同源的金属结构!那是几根粗大的、插入岩层的能量导管基座,以及一个半埋在岩石中、布满了复杂接口和符文的小型控制台!控制台表面覆盖着厚厚的矿物质结壳,但一些关键的晶体部件依然在热液的映照下,反射出微弱的光泽。
“是地热能源接口!一个远古的地热采集站!”伊芙琳通过通讯器听到描述后,激动地喊了出来,“我就知道!这座海底城市庞大的能量需求,不可能只依赖核心反应堆,肯定有遍布各处的辅助能源网络!这个洞穴,正好位于一条地热脉上!”
希望之光骤然亮起!但紧接着是更大的挑战:如何激活这个废弃了万古的能源站?
控制台损坏严重,大部分接口被矿物质堵塞,能量导管也断裂了。修复工作异常艰巨。接下来的几天,成了与时间和技术难题的赛跑。
伊芙琳是绝对的主力。她依靠方舟核心提供的有限能源,艰难地驱动着便携工具,如同一个考古学家兼工程师,小心翼翼地清理控制台表面的结壳,分析内部残存的电路和能量纹路。林越则负责能量支持和安全警戒,利用核心的能量精准地为伊芙琳的精密操作提供照明和必要的能量刺激。汉克和石爪负责最艰苦的体力活,清理断裂的导管通道,搬运沉重的岩石和金属残骸。
过程充满挫折。一次尝试激活能量流时,因为一个符文的错误解读,导致能量反冲,险些引爆了脆弱的控制台核心,幸亏林越及时用核心护盾挡住了大部分冲击。还有一次,石爪在清理一条深层导管时,惊动了栖息在里面的、依靠地热为生的高温盲蟹,发生了一场短暂的、险象环生的驱逐战。
(直播系统介入 - 技术攻坚)
直播界面再次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当伊芙琳面对一个极其复杂的、关于地热能量转换的符文阵列陷入僵局时,直播系统捕捉到了她的困惑,并再次启动了“群体意识云计算”模式。这一次,它没有直接提供答案,而是将问题拆解成无数个细小的逻辑单元,分散给在线的观众进行“潜意识推演”。无数零散的、来自不同知识背景的思维火花,透过这个神秘的接口汇聚,最终在伊芙琳的脑海中形成了一种模糊的、但极具启发性的“直觉”方向,让她尝试了一种之前从未想过的符文连接组合。
(直播系统介入结束)
奇迹般地,组合成功了!控制台内部传来一阵低沉的能量嗡鸣,几个关键的晶体部件依次亮起!
“成功了!基础回路接通了!”伊芙琳几乎虚脱,脸上却绽放出狂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