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时分,“观测者号”主控室内,林越在一种混合着期待与紧张的情绪中醒来。昨夜,那架沉重的勘探无人机已准备就绪,如同蓄势待发的猎鹰,等待着探索未知的指令。他迅速检查了系统状态,确认能量充足,外部环境扫描显示沼泽区域清晨的电磁干扰相对较弱,是行动的最佳窗口。
他深吸一口气,通过主控台下达了指令。遗迹顶部一处隐蔽的舱门无声滑开,黑色无人机在反重力装置的低沉嗡鸣中缓缓升空,旋即调整方向,如同幽灵般悄无声息地射向西南方的天际。
通过无人机传回的高清实时画面和传感器数据流,林越仿佛亲临其境。下方是广袤的、被浓雾笼罩的沼泽雨林,扭曲的树木盘根错节,水面泛着诡异的油彩光泽。越靠近目标区域,电磁干扰越强,画面不时出现雪花和抖动,无人机的抗干扰系统全力运转,稳定着信号传输。
约一小时后,无人机抵达目标峭壁上空。通过多光谱扫描,确认了那个位于岩缝中的、直径约一米的通风井入口。入口被茂密的藤蔓和腐蚀性苔藓覆盖,但传感器检测到微弱的空气流动,证实其未被完全封死。
无人机伸出机械臂,小心翼翼地清理入口障碍,然后释放了一个棒球大小的微型探针。探针如同灵活的金属蜘蛛,沿着幽深、潮湿的井壁向下攀爬,将更清晰的画面和环境数据传回。
井壁布满了锈蚀的痕迹和干涸的黏液,深约百米。探针抵达底部,进入一条水平走向的宽阔通道。通道内一片死寂,只有探针移动的细微声响和偶尔滴落的水声。空气浑浊,含氧量偏低,但可以呼吸。墙壁是厚重的金属板,布满斑驳的锈迹和划痕,风格粗犷实用,与“观测者号”的精巧科技感截然不同。
探针沿着通道缓慢前进。两侧是紧闭的、标识模糊的舱门,有些门扇扭曲变形,似乎曾遭受暴力冲击。地面上散落着一些损坏的设备和碎片,覆盖着厚厚的灰尘。整个空间弥漫着一种被时光遗忘的苍凉感。
突然,生命探测器发出了微弱的警报!信号来源在前方拐角处的一个大型舱室内!
林越心中一紧,操控探针悄无声息地靠近。透过舱门观察窗的缝隙,内部的景象让他倒吸一口冷气——
舱室内整齐排列着两排、共十二个圆柱形的透明维生舱!大部分维生舱已经黯淡无光,内部模糊不清,显然已经失效。但其中三个维生舱,竟然还闪烁着微弱的、稳定的蓝色指示灯!舱内浸泡在淡蓝色液体中的,是身着老旧式样制服、面容安详如同沉睡的人类!他们的胸口随着维生系统的节奏微微起伏!
休眠者!这个地下基地里,竟然还有处于休眠状态的人类幸存者!看制服的样式,极有可能就是“开拓者号”的船员!
这个发现如同惊雷炸响!林越的心脏狂跳不止。他立刻尝试读取舱体外部显示屏的数据(大部分已损坏),仅有一个尚能显示部分信息:【身份:首席工程师埃文斯,生命体征:稳定,休眠时间:错误\/数据溢出,系统状态:低功耗维持】。
休眠时间错误\/数据溢出?这意味着他们可能已经休眠了远超设计时限的漫长岁月!系统仅能维持最低限度的生命保障,随时可能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