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聋子听见了火光(1 / 2)

雨林又湿又热,汗水顺着秦翊的背往下淌,在战术背心和皮肤之间滑出一道冰凉的痕迹。

他每走一步,脚都陷进泥里,发出轻微的“咕唧”声,很快又被风吹散。

静语营在雾里隐约可见,像一块沉默的铁壳子。

空气里飘着锈味和烧焦的绝缘漆味,一吸就冲进鼻子里。

秦翊没停,贴着夜色绕过最后一个监控死角,靠近那根生锈的排水管。

手刚碰到管壁,锈渣就簌簌掉落,擦着手套沙沙响。

三小时前吃的“影眠散”开始起效。

心跳越来越轻,像是从远处传来,一下一下,随时可能停下。

体温也在降,雨水打在身上居然有点烫——这是神经错乱的信号。

他缩在管口,不动,连呼吸都压到最低,骗过了头顶扫过的热感应探头。

红外线划过肩膀时,只照出一片死寂的灰影。

他慢慢抬手,撕下右眼的纱布。

布扯开旧伤口的一瞬,颅骨一阵钝痛,血渗了出来。

那只眼眶是空的,疤痕从眉骨拉到颧骨,摸上去像干裂的土块。

他没在意,伸手从背心里掏出一枚指甲盖大小的金属片。

冰凉的触感让手指抖了一下。

这是“蛟龙”项目还没公开的骨传导装置,专为像他这样失去听力和视力的士兵设计。

金属片贴上耳后骨头的瞬间,世界变了。

营地里的声音——巡逻的脚步、雨点砸铁网、探照灯转动的吱嘎声——全变成了他能“看见”的波形图。

声音成了流动的线:红色是脚步,蓝色是机器,黄色是电流。

他闭上左眼,整个营地的动静在他脑子里清清楚楚,比地图还准。

“七步,停顿零点三秒……左转,呼吸十八次每分钟,老兵。”他低声念着,眼前那人的轨迹变成一条红线,连鞋底磨损带来的步态偏差都被标成细小的波动。

这套系统,这具破身体,是他现在唯一能靠的东西。

这时,一道闪电劈开天幕,照亮了监控室玻璃上的倒影——阿哲额头上全是冷汗,空调吹不干。

主屏上正循环播放一段视频:一个白发老太太坐在旧沙发上,攥着一张年轻军人的黑白照片,眼泪流过满脸皱纹。

这是陈铮的母亲。

字幕写着:“英雄母亲的血泪控诉:是谁将我的儿子推向不归路?”

金丝眼镜男人站在他身后,语气温和却不容反驳:“阿哲,你是最好的剪辑师。这段情绪要推到顶,直播时得像刀子一样,扎进每个龙国人的心里。”

阿哲的手指悬在播放键上,指尖发冷。

他的目光死死盯住画面里陈姨的手腕——那里戴着一只翠绿的玉镯。

心猛地一沉。

这镯子是陈家的传家宝。三年前他去采访陈铮家时见过。

陈姨说过,这镯子只在她丈夫祭日那天拿出来戴一会儿,从不出门,更不会出现在这种地方。

不可能。

他猛地切后台,手指飞快敲键盘,调出视频原始数据包。

拍摄时间:今天凌晨4:17。

GpS定位:t岛郊区,废弃工厂。

假的!

真正的陈姨应该在国内被军方保护着。

一股怒气冲上脑门,他咬紧牙,牙齿咯咯响。

但他不能动。

他强迫自己冷静,一边假装调色,一边悄悄复制原始文件,伪装成垃圾数据,塞进角落一台报废服务器的硬盘夹层。

做完这些,他抬头,对男人笑了笑:“没问题,先生。保证完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