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已定,整个“曙光”基地如同上紧了发条的精密仪器,高速运转起来。接下来的三天,是筛选、装备与告别的日子。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混合着紧张、期待与淡淡离愁的复杂情绪。
筛选工作在林凡、苏小雨、张诚、李菲等核心成员的主持下,冷静而迅速地进行。前往江北市是开拓,是机遇,但也意味着更高的风险和更强的挑战。队伍必须精简、强悍。
最终,一支八十人的核心团队被确定下来。这其中,包括了几乎所有的战斗组成员,他们是队伍的剑与盾;李菲、王磊带领的技术骨干,是队伍的大脑与神经;苏小雨的医疗组精锐,是生命的保障;以及部分在建设、后勤中展现出极强适应能力和坚定意志的成员。剩下的一百余人,将暂时留守仓库基地,由沉稳细致的陈芸和几名经验丰富的战斗队员负责,继续巩固防御,维持基本运转,并等待主力队伍在江北市站稳脚跟后的后续指令。
装备分配更是重中之重。仓库被再次打开,那些崭新的户外装备、工具被优先配发给远征队。
战斗组成员统一换上了更耐磨的户外冲锋衣裤,配备了专业的登山包,腰间挂着多功能工兵铲,复合弓、弩箭被仔细检查和分配,有限的几把制式刀具交给了最精锐的小队。张诚更是喜获一套从仓库翻找出的轻型防护背心,虽然防不住子弹,但对丧尸的抓咬有一定防护作用,让他乐得合不拢嘴。
技术组除了个人装备,还分到了那几台宝贵的手摇发电机、一套完整的精密工具、以及大量搜集来的电子元件和电池,这些将是他们在新区建立技术体系的根基。
医疗组的行囊里塞满了绷带、抗生素、止痛药,以及苏小雨利用现有材料配置的一些消毒粉和草药膏。每个人都配发了一个小巧的个人急救包。
林凡的唐刀经过仔细的打磨和上油,寒光更盛。他还额外带上了一柄复合弓和两壶箭,以及一个装满高能量压缩食品和纯净水的专用战术背包。
车队也进行了最后的检修和加固。五辆越野性能最好的SUV和两辆加装了钢板、用来装载主要物资的箱式货车,组成了这支远征车队的关键。李菲带着人检查了每一辆车的发动机、轮胎和油箱,确保它们能经受住长途跋涉的考验。
离别的时刻终于到来。
黎明时分,天色微熹,薄雾如轻纱般笼罩着校园。筛选出来的八十名队员整齐地列队在图书馆前,装备精良,神情肃穆。留守的成员们静静地站在对面,目光复杂地看着即将出发的同伴。
没有激昂的演说,没有喧天的锣鼓。在这末世,任何多余的声音都可能引来杀身之祸。
林凡站在车队前,目光缓缓扫过每一张即将同行的面孔,也看过那些留守同伴满含担忧与期盼的脸。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今天,我们踏出这里,不是为了逃离,而是为了开拓!江北市,将是我们‘曙光’新的起点!留守的兄弟们,家园交给你们了!出发的兄弟们,前路艰险,但我们同行!”
他的话语简短,却充满了力量。他举起右拳,置于左胸心脏的位置。那是“曙光”内部,代表忠诚、勇气与信念的无声礼节。
“唰!”
所有远征队员,无论是即将上车的,还是站在原地送行的,同时举起了右拳,重重地扣在胸口。没有言语,但那坚定的目光,那紧握的拳头,已然诉说了所有——无论身在何方,心系一处,皆为“曙光”!
苏小雨走到林凡身边,将一个小小的、用干净布条包裹的东西塞进他手里。林凡微微一愣,打开一看,是一块用红绳系着的、温润的白色鹅卵石,上面用娟秀的字迹写着一个“安”字。
林凡握紧了那颗带着体温的石头,点了点头,将其小心地放入内袋,贴胸收起。“保护好大家,等我消息。”
他转身,拉开车门。
就在这时,那久违的、冰冷的机械音,在他脑海中突兀响起:
【叮!检测到宿主势力做出重大战略决策,开启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