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墨与谢玥处理完最后一处巡查,也踏上了回苏州城的路。两人并肩走在乡间的小路上,脚下的泥土被冻得坚硬,踩上去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路两旁的白杨树光秃秃的,枝桠在风中摇晃,偶尔有几只晚归的鸟儿掠过天际,留下几声清脆的鸣叫。
谢玥蹦蹦跳跳地走在前面,时不时弯腰捡起一块石子,用力扔向路边的小水洼,溅起一片细碎的冰花,笑得像个孩子。“苏墨,你说我们今天抓的那个流民,会不会真的是人贩子的同伙啊?要是能从他嘴里问出线索,说不定就能找到那些被拐的孩子了!”
苏墨跟在她身后,目光紧紧追随着她的身影,嘴角始终挂着温柔的笑意:“大概率是,方才看他的神色,定是藏了什么秘密。放心,士兵们会仔细盘问,有消息会立刻通知我们。”
“那就好!”谢玥停下脚步,转过身看着苏墨,脸上满是期待,“我娘常说,那些被拐的孩子太可怜了,要是能早点找到他们,让他们回到爹娘身边就好了。苏墨,幸好有你帮我,不然我一个人肯定查不下去。”
她说得真诚,一双明亮的大眼睛里满是感激。苏墨看着她清澈的眼眸,心中那份压抑已久的情愫忽然汹涌起来,几乎要冲破胸膛。他深吸一口气,脚步渐渐放缓,最终停了下来。
谢玥走了几步,发现苏墨没有跟上来,疑惑地转过身:“苏墨,你怎么不走了?是不是累了?”
苏墨站在原地,夕阳的余晖洒在他身上,为他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晕。他看着谢玥,眼神中带着前所未有的认真,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寒风拂过他的发丝,他却丝毫未觉,嘴唇动了动,酝酿了许久,才终于鼓起勇气,一字一句地说道:“玥儿,我……我心悦于你。”
“心悦于你”四个字,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瞬间在谢玥心中激起千层浪。她愣在原地,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一双大眼睛瞪得圆圆的,难以置信地看着苏墨。
脸颊像是被滚烫的炭火灼烧一般,瞬间变得通红,连耳根都泛起了红晕。心跳更是不受控制地加速,“咚咚咚”地跳得飞快,仿佛要从嗓子眼里蹦出来。她手足无措地站在那里,手指紧紧绞着披风的系带,一时间竟不知道该作何反应。
谢玥是家中最小的女儿,母亲从不拘束孩子们的个性。她从小就爱舞刀弄枪,常缠着家中护院学习武艺,性子也养得大大咧咧,神经大条,向来把男女情爱之事看得很淡。这些日子与苏墨相处,她只觉得和他在一起很开心,很安心,他博学多才,温柔体贴,无论遇到什么麻烦,都能从容应对,是她心中最可靠的“好哥们”。她从未想过,苏墨对她竟有这样的心思。
“你……你说什么?”谢玥的声音细若蚊蚋,带着几分慌乱,还有几分不敢置信,“苏墨,你别开玩笑了,我们……我们可是好哥们啊!”她下意识地后退了一步,像是在逃避什么,脸上满是窘迫,“你这个登徒子,净说些胡话!我才不信呢!”
苏墨看着她惊慌失措的模样,心中泛起一丝失落,但更多的是理解。他知道谢玥年纪尚小,性子单纯,或许从未对他有过这方面的心思。他不想吓到她,更不想因为自己的表白,破坏了两人之间的情谊。
他缓缓走上前,脸上露出一抹温柔的笑容,眼中的紧张渐渐褪去,只剩下包容与耐心。他伸出手,想要摸摸她的头,却又怕她抗拒,最终只是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声音低沉而温柔:“好,是我唐突了。”
他顿了顿,看着她依旧通红的脸颊,眼底满是宠溺:“你不愿相信,便当我没说过。我们依旧是好哥们,一起查案,一起做事。”
谢玥偷偷抬眼看向他,见他脸上没有丝毫不满,心中的慌乱稍稍平息了一些,但脸颊依旧滚烫。她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却又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低着头,小声嘟囔道:“这还差不多。”
苏墨看着她窘迫的模样,忍不住低笑出声。他知道,感情的事不能强求,他愿意等,等她真正长大,等她明白自己的心意,等她愿意接受这份感情。
他轻轻叹了口气,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坚定,低声说道:“玥儿,我等你长大。”
这句话,声音很轻,被寒风一吹就缓缓散开。但还是清晰地落在了谢玥耳中,她的心跳又漏了一拍,下意识地抬头看向苏墨,正好对上他温柔而坚定的目光。那目光中蕴含的深情,让她心头一颤,连忙又低下头,不敢再看他。
夕阳彻底沉入地平线,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寒风依旧呼啸,但两人之间的氛围,却悄然发生了变化。谢玥一路都低着头,脸颊依旧发烫,脑海中反复回响着苏墨那句“我心悦于你”和“我等你长大”,心中乱糟糟的,像是被塞进了一团乱麻。
苏墨则静静地走在她身边,没有再提及刚才的事情,只是偶尔开口和她聊些轻松的话题,试图缓解她的窘迫。他的声音依旧温柔,目光始终追随着她的身影,眼底的深情,从未褪去。
两人就这样并肩走在渐渐昏暗的小路上,身后的堤坝工地渐渐模糊,前方的苏州城灯火点点,温暖而遥远。一场突如其来的表白,打破了两人之间原本纯粹的友谊,也在谢玥的心中,种下了一颗懵懂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