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被偷的人生 > 第180章 赵珩探访,谢研疏离

第180章 赵珩探访,谢研疏离(2 / 2)

赵珩接过草图,仔细端详着。图纸上的线条流畅优美,布局精巧,每一处都透着匠心。他虽不懂绣艺,却也能感受到其中的巧思。“谢姑娘的构思果然精妙。”他由衷赞叹,“这般用心,这幅‘江南秋景图’定能成为传世之作。”

谢研轻轻摇头:“传世不敢当,只求能让更多人了解苏绣,喜欢上这门传统手艺便好。”她顿了顿,补充道,“如今江南的绣娘越来越少,年轻人大多不愿静下心来学这耗时耗力的手艺,我开设婉清阁,也是希望能为苏绣的传承尽一份力。”

“姑娘这份心意,令人敬佩。”赵珩的语气愈发郑重,“京中也有不少绣坊,却多是按部就班,少有这般创新与担当。谢姑娘能以一己之力,将苏绣发扬光大,这份魄力,远超常人。”

两人就着绣艺聊了许久,谢研谈及苏绣的历史、针法的演变,以及自己对创新的理解,条理清晰,见解独到。赵珩则偶尔分享京中见闻,提及宫中收藏的古代绣品,两人交流甚欢,却始终恪守着分寸,不逾矩半分。

阁内的绣娘们早已习惯了两人的相处模式,各自埋头刺绣,偶尔抬头看向窗边,眼中满是敬佩。她们看得出来,这位赵公子身份尊贵,却对谢姑娘极为尊重,而谢姑娘面那份从容淡定,正是她们所钦佩的。

临近午时,阳光透过雕花木窗,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赵珩看着谢研专注讲解绣艺的模样,心中涌起一股暖意,却也夹杂着一丝怅然。他能感受到谢研的疏离,知道她是在刻意保持距离,这份清醒,让他既欣赏又心疼。

赵珩看着她眼底深藏的坚韧,心中的愧疚更甚:“当年我承诺会来苏州找你,却因种种变故耽搁了这么久……实在抱歉。”

“公子言重了。”谢研微微颔首,“公子心怀百姓,赈灾救民,本是大事,些许承诺的延迟,不足挂齿。况且,人生际遇本就无常,我早已释怀。”她的语气淡然,没有丝毫怨怼,仿佛在说别人的故事。

赵珩看着她这般模样,心中愈发认定,这般不卑不亢、通透豁达的女子,世间少有。京中那些闺秀,见了他无不极力讨好,言语间满是刻意的奉承,唯有谢研,始终保持着自己的姿态,既不因为他的身份而自卑,也不因为过往的情谊而逾矩。

“谢姑娘的气度,赵珩佩服。”赵珩站起身,拱手道,“时辰不早,我今日还要去城外看看,便不打扰姑娘了,改日再来拜访。”

谢研也起身回礼:“公子慢走。婉清阁随时欢迎公子光临。”她没有挽留,也没有多余的寒暄,只是保持着恰到好处的礼貌。

赵珩深深看了她一眼,转身走出婉清阁。随从连忙跟上,忍不住低声问道:“殿下,这位谢姑娘……似乎对您颇为冷淡?”

赵珩脚步一顿,回望了一眼婉清阁的方向,阳光落在他的脸上,神情复杂:“她不是冷淡,是清醒。”他顿了顿,补充道,“这般女子,才更可贵。”说罢,他收回目光,大步离去,只是心中那份对谢研的欣赏与牵挂,却愈发浓烈。

婉清阁内,谢研看着赵珩离去的背影,手中的银针终于停了下来。她轻轻呼出一口气,指尖微微有些发凉。刚才她心中并非毫无波澜,只是多年的历练,让她学会了将情绪藏在心底。

她走到窗边,看着赵珩的身影消失在枫叶深处,心中轻轻叹了口气。

阳光渐渐浓烈,驱散了清晨的薄雾。婉清阁内,针线穿梭的声响再次响起,谢研重新拿起银针,目光落在藕荷色的云锦之上,神情恢复了往日的专注,只是眼底深处,却藏着一丝难以察觉的怅然,随着秋日的微风,悄然弥漫在空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