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婉清连忙帮谢语理了理凤冠上的珠串,又仔细抚平嫁衣上的褶皱,眼眶微红地叮嘱道:“语儿,到了婆家,要孝敬公婆,和陆峥好好相处,夫妻同心,日子才能过得和和美美。要是受了什么委屈,一定要记得,娘家永远是你的后盾,随时都可以回来。”
谢承业拍了拍女儿的肩膀,沉声道:“去吧,爹和娘都等着你好好的。”
谢语用力点点头,将父母的叮嘱一一记在心里,然后在丫鬟的搀扶下,缓缓站起身。谢浩楠、周云溪早已等候在门外。两人今日也穿了大红的喜服,浩楠身姿挺拔,脸上带着爽朗的笑容;云溪温婉,笑容满面。看到谢语出来,他们两小心翼翼地走上前,一左一右轻轻扶住妹妹的手臂,声音带着几分郑重:“语儿,我们送你上花轿。”
谢语靠在哥哥坚实的手臂上,由两人扶着一步步走出闺房,穿过庭院。沿途的丫鬟仆妇们都纷纷行礼道贺,宾客们也都起身观望,脸上满是祝福的笑容。谢语微微垂着头,凤冠上的珠串轻轻晃动,遮住了她眼底的不舍。她能感受到父母的目光一直落在她的背上,温暖而沉重,那是牵挂,是不舍,更是最深沉的爱。
走到大门外,花轿早已等候在那里。那是一顶八抬大轿,轿身通体朱红,上面描金绘彩,刻着“龙凤呈祥”的图案,轿檐下悬挂着五彩的流苏,随风轻轻摆动。轿夫们都穿着统一的红色衣衫,腰板挺直,精气神十足。
谢浩楠小心翼翼地将谢语扶上花轿,动作轻柔,生怕碰坏了她的凤冠霞帔。“语儿,放心去吧,妹夫一定会好好待你的。”他站在轿旁,低声叮嘱道,“到了通州,要是妹夫欺负你,你就写信告诉我,我马上过去帮你教训他。”
谢语坐在花轿里,隔着轿帘,轻轻“嗯”了一声,声音里带着一丝哽咽。
轿夫们齐声吆喝一声,稳稳地抬起花轿。谢浩楠翻身上马,走在迎亲队伍的最前面,亲自护送着妹妹前往通州。锣鼓声、唢呐声再次响起,震天动地,迎亲队伍浩浩荡荡地出发了,红色的队伍在青石板路上蜿蜒前行,像是一条红色的长龙,吸引了沿途无数百姓驻足观望,纷纷送上祝福。
花轿里,谢语渐渐平复了心绪。她轻轻掀开轿帘的一角,借着缝隙,看着窗外熟悉的苏州街景。青瓦白墙的民居,河道里摇橹的乌篷船,街边熟悉的店铺,还有那些热情挥手的邻里街坊,一切都那么熟悉,那么亲切。她在这座城里长大,在这里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在这里跟着母亲学会了经营,在这里与陆峥留下许多美好的点点滴滴,这里藏着她所有的回忆与牵挂。想到这些,心中难免有些不舍,眼眶又微微发热。
可转念一想,通州那边,有等着她的陆峥。那个温润如玉、眼神坚定的男子,曾在苏州的烟雨里,为她撑过伞,曾在她经营婉清阁时,默默提供帮助,曾在月光下,对她许下一生一世的承诺。还有母亲为她准备的婉清阁分店,父亲赠予的铺子,那是她新的事业,是她在陌生的城市里安身立命的根基。未来的生活,或许会有挑战,或许会有陌生,但更多的是期待。期待和陆峥一起组建家庭,期待在通州开创属于自己的事业,期待体验不一样的生活烟火。
她轻轻放下轿帘,靠在柔软的轿壁上,嘴角渐渐扬起一抹温柔的笑意。阳光透过轿帘的缝隙照进来,在她的嫁衣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珍珠和红宝石的光芒交织在一起,像是藏着无数美好的期许。
一路晓行夜宿,从陆路到水路,再从水路上陆路,迎亲队伍走了三日,终于抵达了通州。远远望去,通州的城门楼巍峨壮观,城墙上也挂满了红色的灯笼,显然是早已做好了迎接新娘的准备。街道两旁挤满了围观的百姓,都好奇地看着这支从苏州来的迎亲队伍,议论声、赞叹声不绝于耳。
陆峥早已在城门口等候。他今日穿了一身大红的喜服,身姿挺拔如松,平日里温和的眉眼间,此刻满是掩饰不住的喜悦与期待。他一早便来了城门口,时不时地望向远方,脚下的青石板都被他踩出了浅浅的印记。当看到那支浩浩荡荡的红色队伍出现在视线里,尤其是看到那顶熟悉的花轿时,他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快步迎了上去,脚步都有些急切,却又在靠近花轿时,刻意放慢了速度,生怕惊扰了轿中的人。
陆峥先是朝着送亲的谢浩楠拱手道声“大哥辛苦了!”待花轿稳稳停下,便走到轿旁,亲自掀开了轿帘。一股淡淡的清香扑面而来,轿中,谢语端坐其上,大红的嫁衣衬得她面若桃花,凤冠珠串轻轻晃动,眼底带着一丝羞怯,却又难掩对他的情意。
陆峥伸出手,掌心温暖而干燥,眼神里的温柔几乎要溢出来,像是盛满了星光。“语儿,我来接你了。”他的声音低沉而温柔,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与珍视。
谢语看着他,脸颊微红,轻轻将手放进他的掌心。他的手掌宽大而有力,稳稳地握住她的手,小心翼翼地将她从轿中扶了下来,生怕她脚下不稳。两人四目相对,无需多言,便已读懂了彼此眼中的情意与期许。
周围的宾客们纷纷送上祝福的掌声与欢呼声,锣鼓声、唢呐声再次响起,将喜庆的氛围推向了高潮。阳光洒在两人身上,红色的喜服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像是预示着他们往后红红火火、幸福美满的生活。
谢语靠在陆峥身边,看着眼前热闹的景象,看着身边温柔的男子,再想到父母的叮嘱与期盼,心中充满了安定与温暖。苏州的牵挂还在,可通州的未来,已在眼前缓缓展开,满是光明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