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穿着灰布长衫的老者从里面走出来,脸上满是皱纹,手里拄着根拐杖,正是这间铺子的原主——卖了几十年茶叶的老掌柜。他见林婉清带着人来,忙笑着迎上来:“林夫人,周夫人,你们可来了。我这铺子收拾得差不多了,你们要是觉得合适,咱们今日就能谈转租的事。”
“老掌柜客气了,我们先进去看看。”周夫人笑着点头,率先走进铺子里。谢浩楠和周云溪也跟着进去,周云溪好奇地摸了摸旁边的木质柜台,指尖触到光滑的木纹,能感觉到木料的厚实——这柜台用了有些年头,却保养得极好,没有一点破损,正好能用来摆放丝绸样品。
铺子面宽三间,中间是正厅,左右两边各有一个小隔间。老掌柜在一旁介绍:“左边的隔间之前是放茶叶罐的,右边的隔间我用来做账,都还算宽敞。后院还有个小晒场,平日里晒些东西很方便,我之前晒茶叶就用那儿。”
林婉清闻言,眼睛一亮,拉着周夫人往后院走:“咱们去看看后院。”
后院的门在铺子的角落,推开木门,一个不大不小的院子映入眼帘。院子里铺着青石板,角落里种着一棵老槐树,枝叶繁茂,能遮住大半个院子的阴凉。院子的一侧搭着个简易的木架,上面还挂着几根用来晾茶叶的竹竿,另一侧堆着几个空的竹筐。
“这后院太好了!”林婉清走到木架旁,伸手摸了摸竹竿,转头对着周夫人和周云溪说,“咱们卖丝绸,最怕的就是受潮,这后院有晒场,正好能用来晾晒丝绸,免得布料发霉。而且这木架稍加修整,还能用来挂些成衣样品,让客人一眼就能看到布料的样子。”
周云溪也觉得满意,她走到青石板上,抬头看着头顶的老槐树,风一吹,槐树叶沙沙作响,落下细碎的光影。她想象着日后铺子里摆满江南云锦、杭绸的样子——水绿色的云锦绣着缠枝莲,淡粉色的杭绸缀着珍珠扣,还有各色的苏绣手帕堆在柜台前,客人走进来,能闻到布料的清香,还能看到后院的绿意,心里便觉得格外欢喜。
谢浩楠在铺子里转了一圈,目光落在柜台后的博古架上:“这博古架要是稍微改造一下,用来摆些丝绸做的香囊、扇套之类的小物件正好,既能吸引客人,又能增加些收入。”他顿了顿,又看向老掌柜:“老掌柜,这铺面的租期您打算定几年?租金是按季度付还是按年付?”
老掌柜笑着答道:“我年纪大了,要回老家养老,也不想来回折腾,租期定个三五年都成。租金的话,按年付能再便宜些,若是按季度付,就按之前说的价格来。”
林婉清摸着光滑的木质柜台,心里已经有了主意,语气笃定:“这铺子好,位置好,后院又实用,咱们就定下来。前堂摆样品,中间的正厅接待客人,左右两个隔间,一个用来放存货,一个用来做账。咱们主要卖江南的云锦、杭绸——云锦色泽亮,适合做嫁衣和正装,杭绸轻薄透气,夏天做襦裙最合适。再绣些苏绣手帕当赠品,客人买得多了,送一条手帕,既能讨喜,又能让更多人知道咱们的铺子。”
周夫人听完,笑着点头:“我也是这个意思。方才来的路上,我已经让人去递文书了,跟房东说咱们要租这铺子,明日就能过来签契约。婉清,你只管放心准备货源,其他事我来帮你。”
林婉清闻言,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有姐姐这话,我就放心了。到时候这铺面算我们合伙,分红是一定要有的。我已经着人去江南那边调货了,再过半个月,第一批货就能运到。咱们这铺子,既要卖好料子,也要做个好名声,日后定能做成西市数一数二的丝绸铺。”
周云溪站在一旁,看着母亲和林婉清兴致勃勃地讨论着铺子的规划,又看了看身旁的谢浩楠。他正认真地听着,偶尔提出一两个建议,目光温和,嘴角带着浅浅的笑意。阳光透过铺面的窗户洒进来,落在他的身上,像是镀上了一层暖光。周云溪心里忽然觉得格外踏实,她知道,这间铺子不仅是母亲和林婉清的心愿,也是她和谢浩楠未来生活的一部分,往后的日子,定会像这辰时的日头一样,温暖而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