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婉清笑了笑,从晚翠的手里里拿过一个布包,递给谢承业:“这里面是我给老夫人做的几件棉衣,京都的棉絮比江南的好,我想着老夫人身子弱,早晚添件衣服能暖和些。你在苏州也别总想着商行的事,天凉了就多穿件衣服,别冻着。”
谢承业接过布包,入手沉甸甸的,布料是上好的松江棉布,里面絮的是新弹的棉花,摸起来柔软又厚实。他知道林婉清手巧,做的衣服既合身又暖和,老夫人从前穿的棉衣,大多是她亲手缝制的。他把布包递给忠叔,嘱咐道:“到了苏州,第一时间把这个给老夫人送去,让她试试合不合身。”
“是,老爷。”忠叔接过布包,小心地收了起来。
晨雾彻底散去,天边泛起了淡淡的霞光,街上渐渐有了行人的脚步声,远处传来商贩挑着担子叫卖的声音,永宁巷终于热闹了起来。谢承业知道不能再耽搁了,再晚些走,路上怕是要遇到早高峰的人流。他最后看了一眼林婉清,又看了看三个叽叽喳喳的女儿,语气带着几分不舍:“那我走了,你们回府吧。”
“爹,路上小心!”谢玥脆生生地喊道,谢语和谢研也跟着挥手,齐声跟父亲道别。
谢承业点点头,转身登上了马车。忠叔也跟着上了车,对着林婉清和谢浩楠拱了拱手:“夫人,公子,我们走了,到了苏州定第一时间捎信回来。”
马车缓缓启动,车轮碾过青石板路,发出“咕噜咕噜”的声响。谢承业坐在车里,撩开车帘,看着林婉清站在原地的身影,看着谢浩楠护在母亲和妹妹身边,看着三个女儿不舍地挥着手,眼眶忽然有些发热。晨风吹进车厢,带着淡淡的兰草香——那是林婉清身上的香气,他看着那道素色的身影越来越小,直到消失在巷口的拐角,才缓缓放下车帘,靠在车厢壁上,闭上了眼睛。
他知道,这次回苏州,不仅要打理好商行,要筹备浩楠的婚事,更要想办法缓和与林婉清的关系。这些年他亏欠她太多,往后的日子,他想一点点补回来,只是这条路恐怕还很长。
马车渐渐走远,林婉清站在原地,直到再也看不见马车的影子,才收回目光。谢浩楠看着母亲眼底的怅然,轻声说:“娘,咱们回府吧,爹到了苏州会给咱们捎信的。”
林婉清点点头,转身看向三个女儿。谢玥拉着她的手,笑着说:“娘,爹走了,咱们是不是可以在京城多玩些日子呀?我听说京城的庙会可热闹了,还有好多好吃的糖画!”
谢语和谢研也跟着点头,脸上满是期待。看着女儿们天真的模样,林婉清心里的怅然渐渐散去,嘴角露出了一抹温柔的笑意:“好,咱们就在京城多玩些日子,不仅要去逛庙会,还要去看看京城的丝绸市场。咱们的‘婉清阁’在苏州做得好,往后若是能在京城也开一家分店,说不定能更好呢,正好趁这段时间多做些准备。”
“哇,太好了!”谢玥欢呼起来,拉着林婉清的手就往府里走,“娘,咱们现在就去准备吧,我们以后在京城开一家江南特色的丝绸铺子,生意一定超级好!”
林婉清被女儿拉着,脚步渐渐轻快起来。她知道,没有谢承业和柳氏在身边,她和孩子们在京城的日子,或许能过得更自在些。至于回苏州后的事,她暂时不想去想,眼下最重要的,是陪着孩子们好好看看京城的风景,为“婉清阁”的未来多做些打算,也为自己找些能安心做的事。
阳光渐渐升高,洒在永宁巷的青石板路上,将一行人的影子拉得长长的。巷口的铜铃声早已消失在远处,而属于林婉清和孩子们的京城时光,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