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顺从地接过,一口气喝了下去,苦涩的药味在舌尖蔓延。他放下碗,低声道:“谢将军。”
周显看着他,突然开口:“你救了我一命,说吧,想要什么赏赐?金银?官职?只要我能办到的,都给你。”
王石沉默了。他垂着眼,长长的睫毛在眼睑下投出一小片阴影,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被子上的补丁。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抬起头,眼神里带着一丝茫然,又有一丝期盼:“将军,我……我想知道我是谁。”
周显愣住了。王石的声音很轻,像怕惊扰了什么:“我不记得家乡在哪里,也不记得爹娘是谁。小时候被人贩子拐走,辗转卖到中原,是个农户收留了我,给我取名王石。我总想起一些片段,有水,有很多灯笼,还有人叫我……阿楠。”
他说着,眼圈微微发红:“我想知道,阿楠是谁。我家在哪里。”
周显的心像是被针扎了一下。他叹了口气,拍了拍王石的肩膀:“等打完这仗,我帮你查。就算翻遍大宋的州县,也一定帮你找到家。”
王石的眼睛亮了起来,像雪地里突然燃起的火苗。他用力点头,声音带着哽咽:“谢将军。”
伤好后不久,一份调令送到了王石手里——他被调入亲兵营,成了周显的贴身护卫。
这个消息在军营里掀起了轩然大波。亲兵营是全军的核心,不仅要保护主将安全,还能接触到最核心的军事部署。一个年纪轻轻的总旗,凭什么一步登天?
“他不就是运气好,替将军挡了一箭吗?”
“听说他连自己爹娘是谁都不知道,来历不明的,怎么能进亲兵营?”
“我看呐,迟早要出乱子!”
流言蜚语像雪片一样飞来,王石却像没听见似的,每天照常操练、值勤,沉默得像块石头。
直到半个月后的一次军事推演。
当时众将围着沙盘争论不休,有人说该分兵包抄,有人说该坚守待援,吵了半天也没个定论。周显眉头紧锁,正想拍板,一直没说话的王石突然开口了。
“将军,末将以为,敌军会从西侧山谷偷袭。”他走到沙盘前,指着西侧的一处隘口,“那里地势险要,积雪深,看似难行,却正好能避开我们的岗哨。他们粮草不足,必定想速战速决。”
众人都笑了。
“王石你懂什么?那山谷连马都进不去!”
“毛头小子别在这里瞎指挥!”
周显却没笑。他盯着那处隘口,忽然想起王石对地形的敏感度远超常人。他沉吟片刻,沉声道:“传我令,派五百精兵去西侧山谷设伏。”
三天后,派去的士兵传回消息——果然在山谷里截住了敌军的偷袭队伍,大获全胜。
消息传回大营,所有质疑声都烟消云散了。人们看着王石的眼神变了,有敬佩,有服气,再没人敢说他是靠运气。
周显看着在帐外值勤的王石,挺拔的身影在风雪中纹丝不动,像株扎在土里的青松。他对身边的副将感慨道:“王石这小子,天生就是吃军饷的料。”
王石似乎听到了帐内的话,脊背挺得更直了。风雪掠过他的脸颊,他望着远处的关隘,眼神坚定。他不知道自己的过去在哪里,但他知道,自己的未来,就在这军营里,在这风雪弥漫的疆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