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去国子监传个话(1 / 2)

要让街上卖炊饼的武大,码头上扛活的脚夫,田里刨食的农户,他们每一个人都能听懂,听了之后心里能燃起一把火!

别再给朕搞那些文绉绉的‘阳春白雪’,朕现在要的,就是能唱遍大街小巷的‘下里巴人’!”

他要的,是能真正钻进每一个大宋子民心里,能唤醒他们血脉里沉睡的勇气的力量,而不是那些挂在墙上、束之高阁,除了读书人自己之外无人问津的官样文章。

祭酒和陈东领了命,躬身退出那间充满了龙涎香和无形压力的御书房。

然而,他们很快便发现,皇帝的一道旨意,并不能像劈开乱麻的快刀一样,瞬间理顺国子监里盘根错节的积弊。

宣传部的组建,非但不是一帆风顺,反而像是在平静的池塘里扔下了一块巨石,激起的不是涟漪,而是滔天巨浪。

国子监内,那些皓首穷经的老学究们,乍一听到“宣传”二字,第一反应便是抚着胡须,眉头皱得能夹死苍蝇。

一间雅致的书斋里,几位德高望重的老夫子正聚在一起,其中一位姓刘的老博士将手中的茶杯重重往桌上一顿,溅出的茶水打湿了光洁的桌面,他却浑然不顾。

“宣传?

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他气得声音发颤,“我等圣人门徒,毕生所学,是经世济民的道理,是教化万民的德行!

如今倒好,要我们去学那市井之徒,沿街叫卖不成?

这与那些在瓦舍勾栏里插科打诨的优伶有何区别?

有失斯文!

大大的有失斯文!”

另一位干瘦的夫子连连点头,附和道:“正是此理!

我辈读书人,当守‘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

这‘宣传’二字,听着便透着一股蛊惑人心的邪气。

教书先生跑去当街吆喝,这不就是卖艺的行当吗?

不务正业,自降身价!”

陈东站在他们中间,只觉得一个头两个大。

李云龙那番话在他心中点起的火苗,此刻正被这些夹杂着鄙夷与不屑的唾沫星子,浇得几近熄灭。

他试图辩解,可话到了嘴边,却又显得那么苍白。

“诸位同仁,陛下之意,是想让天下百姓都明白保家卫国的大义……”

“百姓愚昧,只需听从号令便可,何需明白?”

刘博士立刻打断他,“我等读书人,才是国家的栋梁,是为民请命的脊梁!

岂能自贬身段,去迎合那些贩夫走卒的口味?”

这些老学究的抵触还只是暗流,而那些年轻气盛的太学生们,则将这股暗流直接掀到了明面上。

不过两日,一封封文采斐然、措辞犀利的联名信,便雪片般地送到了祭酒和陈东的案头。

有的甚至通过各种门路,或明或暗地传到了宫里。

信中引经据典,痛陈此举“上违祖制,下乱民心”,更有人大胆地写道,这是“皇帝独断专行,欲行愚民之策”,其心“如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陈东在自己的公房里,看着桌上摊开的信件,只觉得五内俱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