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心里窝着一团火。要是搁在独立团,这帮叽叽歪歪的家伙,他早就一脚踹过去了。
可这里是皇宫,他是皇帝,面对的不是拿着枪的敌人,而是一群手无寸铁,却能用“道义”和“祖制”当武器的读书人。
他可以下令禁军把他们全都抓起来,或者干脆驱散。但那样一来,事情只会闹得更大。
暴君的名声一旦坐实,他后续的任何改革都将举步维艰。他需要的是拥护,而不是畏惧。
“这帮酸儒!”李云龙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胸口剧烈起伏。他烦躁地站起身,在御书房里来回踱步。
李纲低着头,不敢接话。他知道陛下心里憋屈,事实上,连他自己最初听到选妃标准时,也觉得匪夷所思。
但他更清楚,一旦处理不好,刚刚稳定下来的一点朝局,恐怕又要掀起滔天巨浪。
李云龙走到窗边,看着宫门的方向,仿佛能听到外面传来的喧嚣。
他心里清楚,这件事之所以能闹这么大,一方面是触动了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另一方面,恐怕也少不了那些被他改革损害了利益的旧勋贵族在背后推波助澜。
但最关键的,他扪心自问,这次选妃,自己真的没有一点私心吗?
他确实是为了给大宋留下强悍的“火种”,为了培养一个合格的继承人。
但夜深人静时,他也会感到孤独。在这个完全陌生的时空,他是个异类。
他渴望有一个能听懂他说话,能跟上他思路,甚至能和他并肩作战的伴侣。他想要的不是一个花瓶,而是一个真正的“战友”。
这种夹杂在“公心”之下的“私心”,让他此刻面对外面的口诛笔伐时,少了几分纯粹的底气。
若是纯粹为了国家,他可以不在乎任何人的看法,一路横推过去。
可一旦掺杂了个人情感,他就无法理直气壮地告诉所有人,自己是百分之百为了大宋的江山社稷。
这种感觉,就像在战场上,你的侧翼暴露给了敌人。
“他娘的……”李云龙低声骂了一句,声音里满是疲惫和不甘。他打了无数场硬仗,从没像今天这样憋屈过。
他转过身,看着一脸忧色的李纲,紧绷的脸部线条终于松弛了下来。他摆了摆手,像是卸下了千斤重担。
“传朕的旨意。”他的声音沙哑,却异常清晰。
“取消此次选妃。”
李纲猛地抬起头,眼神中闪过一丝错愕,随即转为深深的钦佩和放松。陛下,竟然退了。
这种为了大局而做出的隐忍和退让,比任何强硬的姿态都更让他感到心安。
“另外,”李云龙的眼睛里重新燃起了一点火星,那是一种属于猎人的,狡黠而又危险的光芒,“拟一道新的诏书,就说朕感念天下女子亦有报国之心,特设‘巾帼营’,于全国征召奇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