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想突破?难如登天!(1 / 2)

满文腾坐进车里,心头却憋着一股闷气,越想越不是滋味。

他搞不懂高育良到底在打什么算盘。

“之前明明大力支持我们落地,怎么现在又开始打退堂鼓?”

他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却又理不出头绪。

最终只是烦躁地摆了摆手,催促司机赶紧开车。

等他走后,高育良立刻拨通了彭玉麦的电话,把心里的疑虑说了出来。

“我直说了吧,现在情况不太对。”

“天能集团当初退出时,恐怕留了后招,接下来你每一步都得谨慎,千万别掉进他们的圈套。”

“还有,满文腾这个人,你应该也清楚了吧?”

“他对这边的事盯得很紧。”

“要是他找上你,千万不能松口,绝不能给他开方便之门。”

“他是想靠游戏在这儿捞钱,进而铺他的商业网。”

“可要是真让他把摊子铺开,我们就得配套建网络、配资源,这些代价我们现在根本承担不起。”

彭玉麦听完,有些不解:“其实这些基础设施早晚都要建,拖着也不是办法。”

“既然迟早要走这一步,不如早点批了协议。

我觉得游戏来钱快,也能带动经济。”

高育良却摇了摇头:“要是真这么简单,你觉得我会拦着他吗?”

“他在这儿挣了钱,别的游戏公司眼红,自然会蜂拥而至。”

“来的企业多了,谁能担保里面没有夹杂着某些特殊背景的科技公司混进来?”

高育良的顾虑并非空穴来风。

眼下就有现成的例子——正因为国内技术跟不上,才让人钻了空子,结果整个国家在关键技术上被牢牢卡住脖子。

想突破?难如登天。

每年还得乖乖掏钱买授权,憋屈得很。

他绝不希望这个国家走上那条路,一旦陷进去,就再难回头。

哪怕形势再紧,也不能走这一步。

现实就摆在面前。

另外,高育良粗略估算过,彭玉麦他们目前能调动的资金也就三百多亿。

这意味着,后续所有布局,都得在这三百亿里打转。

至于计划能不能落地,那是后话。

可一旦松口答应,满文腾那边很可能顺势推压,逼我们不断投入网络建设。

三百亿,听着不少,实则杯水车薪。

甚至可以说,这点钱能办的事,远远低于预期!

高育良语气沉稳地说:

“三百亿就想打出一条新路?那不过是痴人说梦。”

“你现在明白我为什么要拦下这件事了吧?”

“眼下我们不能把宝全押在网络产业上。

我承认这行来钱快,但赚完钱之后呢?”

“我们的投入和网络普及程度完全不匹配。

至少得等到大多数人都用上智能设备,才谈得上全面铺开。”

“可现实是,市面上连像样的终端设备都寥寥无几。”

“老百姓手里有高科技产品的,还不到百分之三。

这种基础上搞大规模网络扩张,风险太大。”

“总之,现在没人能扭转这个局面,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要是满文腾再找你谈这事,你就回他,我已经决定了,短期内不会推进这类项目。”

听到这里,对方只能点头应下。

“您放心,您说的每一句我都记下了,心里也清楚利害。”

“这些事我会谨慎应对,绝不出岔子。”

高育良微微颔首。

“好,你能记住就好。”

“其余的事,先放一放吧。”

“今天说到这儿,不必再提了。”

电话挂断后,彭玉麦静坐片刻,神情凝重。

他所期盼的是国家真正强盛起来,但高育良的话也不无道理。

牵动一处,处处受影响。

自己若把精力全耗在一个方向,其他领域怎么办?

问题接二连三地冒出来,必须及时处理。

若拖而不决,只会滚雪球般越积越多,最终陷入难以挽回的局面。

就在两人通话之际,满文腾也在向国内一位重量级人物求助——主管科技事务的江波。

江波是国内最早接触计算机的一批人之一,后来潜心钻研这一领域,逐步成为技术骨干。

这几年由他牵头推动科技发展,成果显着,国家技术水平突飞猛进,已非昔日可比。

他对互联网前景尤为看好,并积极与本土企业联动。

在他看来,多数产业都能通过网络实现转型升级。

事实上,江波所做远超众人预期。

听完满文腾的设想后,他眉头微皱:

“高育良我见过几次,按理说,他不该这么坚决反对你。”

“你们之间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我觉得他不至于做出这种决定,恐怕是有人在背后影响了他的判断。”

“谁不知道,科技才是强国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