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迟早会暴露出来!(1 / 2)

宋运萍和梁璐是同事,安排宋运萍去找她,然后再由她带梁璐去高育良办公室,

这样一来,别人便不会觉得梁璐的职位是高育良关照的结果,而是通过她自己女儿的关系。

如此一来,梁璐至少可以安稳度过下半生。

凌晨一点多,

秦淮河边上,一间暖光笼罩的房间内,

高育良正与秦思卉低声交谈。

他从医院出来后,直接来了这里,两人简单吃了点东西,便一直聊天到现在。

“你为什么一直压着孟德海?”

这是秦思卉心中一直盘旋的问题。

她之所以问,也有她的理由——想要拉拢孟德海的人,不止她一个。

如今两人关系早已不再遮掩,

秦思卉自然也不像从前那样拘谨。

每次问起高育良,她都带着几分试探,

或明或暗地打听孟德海的事。

孟德海已经做了三年厅长,

至今还是正厅级。

别的省,公安厅长多由副省掌兼任,唯独他是个例外。

前年、去年她都在常委会议上提过这事。

其实,不止她提过,

刘开河等人也提过类似建议。

但每一次,都被季昌明否决了。

而季昌明的意见,常委们都清楚意味着什么——

他不同意,其实就是高育良不同意。

2014和2015年被卡住倒也情有可原,真正让人费解的是,去年居然也被驳回三四次。

就连今年,也接连被直接否决了两次。

这样一来,外界便开始流传一些对孟德海不太有利的说法。

甚至有人猜测,证法委书籍季昌明是否对他有些看法,只是碍于高书籍的面子,才没有表现出来。

这些传言在她们这群人心里也激起了不少波澜。

“提拔得太快对他没好处,资历还差着。”高育良并不希望孟德海步祁同伟的后尘。

这三两年来,高育良一直在暗中观察孟德海的表现。

到了关键岗位,心态必须稳得住。

另外还有一个现实问题,那就是孟德海上位的时间太短。

即便自己这边提了名,上级恐怕也会婉拒。

要知道,孟德海在成为公安厅厅长之前,一直担任京海市韦常委兼证法委书籍。

到了京州之后,也是以常务副厅长的身份履职。

这些职位,都是副市级的。

从副市级直接跃升正厅、再上正省级的不是没有,但非常少见。

高育良也不想破这个例,所以才决定压一压他的节奏。

还有一点,孟德海缺少足够的政绩支撑。

他必须拿下几个关键人物,级别至少得是百亿资产级别的地方大鳄,才算得上真正的政绩。

至于像高启强这种重量级人物——

说实话,

对如今的孟德海而言,不拿下一两个,做报告都难服众。

“能不能透露一点风声?”

秦思卉自然希望借机拉拢孟德海,让他成为淮东派系的一员。

而要实现这一点,最好的突破口,就是找高育良这位幕后掌舵人。

等自己这边时机成熟,

她就会让汉东省韦组织部部长王祥和私下接触孟德海。

其他人去联系,或许没什么特别意义,但王祥和亲自出马就不一样了——

毕竟人家主管全省干部人事工作。

“你多留意老季那边的动向就行。”

高育良掐算了一下时间,也差不多该让孟德海上位了。

在正式启动前,公安系统内部的人事安排也需要提前布局一下。

比如公安厅常务副厅长的位置,目前是副市级。

一旦孟德海上位,这个位置就得腾出来,由副市升正市。

高育良当初就预料到今日,

在任命常务副厅长时,特意安排了一个年纪偏大的人选,

现在那位也只剩一个月就要退休,正好完成过渡。

此刻,高育良和夫人正熟睡着,

而在千里之外的淮东,

秦振江却彻夜未眠。

他一直在反复思考整个计划的可行性。

思卉是1972年出生的,今年刚好四十五岁,按正常仕途推算,还能再干将近十年。

高育良本人也只剩两年任期。

等他这一任期结束,摆在面前的无非是两种路径。

第一种是继续留在汉东发展:

第一步,出任御书房行政大臣兼汉东省韦书籍;

第二步,进入内阁或督察院,或者担任刑事院一把手;

第三步,则是问鼎大汉帝国至尊之位。

第二种选择,则是进京逐步晋升:

第一步,成为内阁成员并兼任公安系统的负责人;

第二步,担任尚书院院长,同时保留内阁大臣和公安首脑身份;

第三步,晋升为御书房行政大臣,兼刑事院院长或督察院副院长;

第四步,同样是至尊之位。

至于最终是哪种走向,秦振江也说不准。

但不管哪一种,他都不希望看到。

不仅他不愿意看到,恐怕老李、老陈、老赵这些人都不乐意。

所以他们才会一直在暗中布局、努力。

高育良的仕途走向,某种程度上也决定了女儿的命运。

最多也就是个部委一把手,再往上走基本没戏。

这里面牵涉到不少隐秘的利益考量。

但如果能更进一步,坐上头把交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