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各怀心思!(1 / 2)

随着京海升格的消息传出,

京海的领导班子恐怕有三分之二要调整。

未来的京海,恐怕会变成群英荟萃、龙蛇混杂之地。

“可以考虑把我那大孙子调过去。”

柳天是今年刚提拔的,现在在某个地级市当市长,37岁看起来很年轻。

但在整个帝国官场,这个年纪并不算出挑。

在京城,三十多岁的厅局级比比皆是。

高育良三十四岁就当上了省韦常委,

相比之下,柳天还差得远。

此刻,在淮东。

泰山脚下的一座小山腰上,

有一座幽静的园林,

那是秦家的祖宅。

秦振江正在和中原的李国耀通电话。

“老李啊……”

“你应该也听说了吧!”

“对于这事,你怎么看?咱们现在可都拴在一根绳上,有什么想法不妨敞开来说说。”秦振江笑着开口。

“老秦啊……”

“我觉得,他跟咱们其实是一路人。”

电话那头的李国耀轻笑了一声。

“哈哈,你也这么觉得?”

“这些年看下来,确实如此。

你看看他身边的女人和儿子,就知道一二了。”

高育良的事,虽然能瞒过大多数人,但在帝国最上层的几位眼里,就跟透明差不多。

那个女人,还有她为他生下的儿子,以及他暗中埋下的那些棋子,这些他们都知道得一清二楚。

不敢说一百件全知道,但九十件,甚至九十五件,那是跑不掉的。

“你的意思是?”

“他们想断高育良的路,那我们就反着来,想法子把他扶上去。”

没错,就是推他上去。

他们心里都明白,有些家族不可能永远风光。

兴衰更替,本就是常事。

“我打算加把火,让一些民营企业和资本,去汉东大规模投资。”

“你想搞经济、提Gdp?行,给你资源;你要治理民生?没问题,我安排能人过去。

他想要什么,我们就给什么,让他根本无法拒绝。”

这就是李国耀的打算。

总之,这一趟车,必须上。

虽然原则上他们不该插手某些事,但现在,我们不是没插手,只是稍微热情了一点点而已。

当然,李国耀心里也清楚,这其实是一场赌局。

“老陈那边怎么说?”

秦振江一边思索,一边问起老叶那边的情况。

江南四大藩王:秦、赵、李、陈。

秦振江心里有数,赵家根本不用问,早就上车了,而且坐了好多年。

现在关键的是老陈的态度。

所谓“江南”,其实是个泛称,涵盖的是华东和中部几个省份。

“老陈跟我想法一致。”

“要不要动?”

李国耀语气沉稳地问道。

秦振江沉吟片刻,缓缓开口:“如果真这么干,出了事,谁来扛?”

这才是他真正顾虑的地方。

有人上位,自然就有人下台。

如果他们四位藩王联手,势必会与另一些藩王起冲突——像镇南王、西南王、西北王,还有东北那几个大家族。

虽然他们号称“四大藩王”,但影响力也仅限于江南地区。

“谁来背锅?”

“当然是他们。”

李国耀嘴角浮起一抹冷笑。

虽说有过协议,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呵,协议也就是协议。

“卖队友”可是他们的老本行。

你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背后会插你一刀。

也正因如此,李国耀才敢这么说。

就算中央要削藩,也不可能一刀切,否则只会激起反弹。

只要高育良真能上去,那些人可就真的要倒霉了。

就算高育良不点头,他们也会找办法逼他就范。

原本一块蛋糕,他们已经先吃了两口。

等到这块蛋糕重新整合的时候,

肯定还有人要跟进。

后面的人能跟着喝点汤就不错了。

别的不说,能多捞一点是一点。

“那就这么定了……”

秦振江重重地拍了下桌子,语气坚定。

什么盟约,什么协议……

去他的规矩。

宁可自己死,也不能让别人活。

先把你们这些人收拾了再说。

“好!”李国耀也激动地握紧拳头,“上面最近有把京海单独列出来的打算。”

“我们这些老家伙最近也得出来走动走动。”

“这个单列,一定要单下来。

京海这块蛋糕,我们先分了,省得别人瞎琢磨,也算是给高书籍的一个见面礼。”

“哈哈,我也正有此意。”

秦振江听了,笑着附和。

一个“单列”背后牵扯的利益实在太多。

他们知道,柳院长肯定不会放手,高育良恐怕也一样。

这,就是他们设下的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