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物极必反!(2 / 2)

两人落座后,先寒暄了一阵家常。

刘开河也简单汇报了吕州近期的一些情况。

包括“汉大帮”当前的局势发展。

聊到这,他才略显无奈地说道:“汤主任,现在汉东的局面,有点难啊。”

他已接过高书籍留下的担子。

但这份担子实在不轻。

“汉大帮”早已被高书籍拆得七零八落。

核心层的几位人物至今按兵不动。

原本的一些关键岗位也相继被换人——证法委书籍、公安厅长等等。

如今,省韦常委里只剩下他一个人孤军奋战。

唯一能勉强帮上忙的,也只有副省掌蒋学博了。

“我清楚你想表达的意思。”

“现阶段的汉大帮,还是应当保持低调。”

“你只需要记住一个核心就够了。”

刘开河立刻端正坐姿,静静等待汤光耀继续说下去。

有些事,他确实看不透,也想不明白。

“高育良的上位,并不是因为汉大帮本身。”

“真正的原因,是他背后那位岳父大人。

严格来说,我们汉大帮能分到一杯羹,只是运气使然。”

“但眼下……”

汤光耀抬了抬手,打断了他,继续说道:

“我们关注的重点不在当下。”

“真正重要的是未来。

眼前的一切,不过都是过眼云烟。

你的眼光,要放到五年之后。”

“五年之后……”

刘开河低声重复了一句,开始认真琢磨这句话的分量。

我们不看现在,看的是未来。

五年之后,高书籍恐怕已经调任中央了。

突然,他似乎捕捉到了什么。

“难道……”

刘开河惊讶地望着汤主任,眼神中透着不敢相信。

汤光耀只是微微一笑,并没有正面回答,而是拿起茶几上的茶壶,给刘开河续了一杯茶。

“来来来——”

“喝茶,喝茶。”

有些话,点到为止就够了。

刘开河心中已然有了答案,端起茶杯,慢慢品了一口。

与刚进门时相比,此刻的他,整个人都轻松了许多。

正如汤主任所说,别盯着眼前这点事,眼光要放长远。

五年之后,高书籍早已离开汉东,去了中央。

那时,汉东目前这些中层干部,大多都会一步步走上更重要的位置。

汉大帮里的青年骨干也不少。

比如省府秘书长徐志勇,省府办公厅主任李浩洋。

这位李主任,不仅是高书籍的秘书,更是汤主任的女婿。

除此之外,还有吕州市韦常委、证法委书籍陈建波;京海市新任市韦书籍林元光;绿藤市市韦书籍黄鹏达;京州市韦常委、证法委书籍孙海平;还有汉华集团董事长关华池等人。

这些正市级干部加起来也有十几位,副市级的更是不在少数。

哪怕按十选一的比例来看,五年,甚至十年后,这些人迟早会陆续登上更高舞台。

“你要明白一点……”

“赵家帮就是个前车之鉴。”

临了,汤光耀又叮嘱了他一句。

说到赵家帮,整个汉东没人比他更了解。

汤光耀一辈子没离开过这片土地,和赵立春年纪也相仿。

赵立春在八十年代崛起,到了本世纪初达到巅峰。

老祖宗说得没错,物极必反。

赵家帮最鼎盛的时候,省韦常委十三人中,有九个出自他们一系。

那势力,你能说不吓人?

称一句“汉东王”也不为过。

如今,赵家帮几乎烟消云散,只剩下一个李达康。

还是赵立春拼死保下来的。

赵立春在进去前,还专门给李达康打了个电话。

那时,他也去找过高育良。

原来,赵立春也给高育良打过电话,就是为了替李达康求情。

虽然李达康本人没什么大问题,但如果高育良真要动他,完全可以从他前妻欧阳菁身上做文章,李达康也难以脱身。

毕竟,欧阳菁出事,还是婚前的事。

这就是政治斗争的现实。

黑白之外,从来都不只是非黑即白。

即使不能直接把你扳倒,让你调离核心岗位,打入冷宫,却也不是难事。

看看易学习和孙连城就知道了。

易学习,清正廉洁吧?

从县委书籍一路被贬成了普通科员。

孙连城,清官吧?

让你去少年宫看星星去。

……

第二天上午十点,汉东省韦常委会议正式召开。

这也是2015年开年的第一场省韦常委会议。

坐在主位的高育良首先对大家近期的工作做了简单点评,随后便转入了关于新能源发展的议题。

会议从一早开始,持续到接近十一点。

期间,大家围绕汉东省经济发展等议题展开讨论。

眼看会议接近尾声之际,京州市韦书籍兼市纪委书籍张树立的问题被刘开河提了出来。

主要讨论其是否存在失职行为。

从最初丁义珍的事件,到后来京州市多位领导干部接连出事,作为市纪委书籍的张树立难辞其责。

最终,汉东省韦常委会表决通过,决定免去张树立京州市韦书籍、市纪委书籍职务,改任京州市政协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