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晚间七点新闻!(2 / 2)

他可能还是会做出同样的决定。

这就是人生中的无奈。

哪怕知道走错了路,

也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

他是带着使命来的。

完成使命,才是他最重要的任务。

其他的,都是虚的。

汉东,秦淮河边。

汤光耀和梁群峰正坐在一起。

当高育良的新职务公布出来的那一刻,

“哈哈……”

“天命在我!”

“我汉东真是得天命了!”

“哈哈,哈哈哈……”

坐在沙发上的汤光耀激动得直拍大腿。

他早就有预感,高育良未来前途无量。

甚至有朝一日成为核心人物也说不定。

所以他才说“天命在汉东”。

一人飞黄腾达,身边的人也会跟着沾光。

“老梁……”

“这是我们这辈子最值得骄傲的事。”

汤光耀指着电视里的高育良,语气中充满激动。

骄傲,他现在是真的感到无比骄傲。

高育良可以说就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他是汉东证法大学的校长,

高育良的副教授职位是他给安排的。

后来高育良能当上证法系主任,也是他亲自提出来的。

九十年代初期他升任副省掌,兼任公安厅厅长;中期成为省韦常委、证法委书籍;

九十年代末成为省韦专职副书籍兼证法委书籍,

新世纪初又担任省掌。

没有汤光耀就没有高育良的今天。

是他,发现了这颗璀璨的明珠。

若非他的提拔与力荐,

高育良恐怕也不会成为柳院长的乘龙快婿。

当初高育良与柳映雪成婚之时,

他正担任汉东省韦常委兼证法委书籍一职,而柳院长当时在邻省工作。

他还特地打电话过去,为这件事求了个情。

虽说其中也有自己的考量,

但不可否认的是……

他确实为这事出了力。

如今,他由衷地为高育良感到自豪。

“是啊……”

“这将成为我们一生的荣耀。”

这一刻,梁群峰也满是欣慰。

倘若高育良最终更进一步,

那不只是他一个人的高升,

更是汉大帮、汉东本土派的一次跃升。

他们这些老领导,也与有荣焉。

“你说……”

忽然,梁群峰似乎想说什么。

“别说了。”

汤光耀脸色一沉,打断了他。

高育良这个职位看似风光,

但肩上的担子,实在沉重。

上上下下,还有全国,无数双眼睛都盯着他,

就等着看他出错。

自己虽然帮不上太多,

但至少可以帮他稳住后院。

梁群峰想说什么,他心里有数。

那个女婿,既然下来了,

就别想着再上去,该罚的要罚,该贬的要贬。

只有这样,才能堵住悠悠众口。

至于祁同伟今后的路,就看他自己的造化了。

但现在……

他绝不允许祁同伟翻身。

汤光耀心里清楚,高育良回汉东后的第一步,

就是要动真格的——反腐,清除那些陈年旧疾,

而清理的第一站,便是从汉大帮开始。

唯有如此,才能服众。

汉东,李达康家中。

他双眼紧盯着电视屏幕,

直到天气预报开始播放,才如梦初醒。

“怎么会……”

“怎么会这样……”

李达康无力地瘫坐在沙发上。

“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他百思不得其解,

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是选择错了,还是别的什么?

当初赵立春书籍离任时,

外界普遍认为会是“高李组合”——

高育良接任省韦书籍,他李达康接任省掌。

可现实却出人意料。

沙瑞金空降汉东,刘省掌突然退休,

原本的“沙刘配”转眼成了“沙高配”。

他梦寐以求的省韦常委之位也落了空。

他果断站队沙瑞金,

谁知“沙高配”才维持了一个月,

他刚站过去没多久,

还曾借祁同伟之事向高育良施压。

正当他以为能大干一场,赢得沙瑞金信任时,

两人却在常委会上公然翻脸。

接着,下午沙瑞金就在人大会议上辞职,

晚上又爆出这样的新闻。

他李达康接下来该怎么办?

先是追随赵立春,结果赵倒了;

再是投靠沙瑞金,结果沙也倒了。

现在,难道要他去靠高书籍?

是的,就是高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