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两上、四中、三下!(1 / 2)

根据帝国智库未来十年的预测,

要实现与斯拉夫的联合,

只有一条路径可行。

那就是美约东扩,西方封锁斯拉夫。

欧洲必须爆发战争。

唯有如此,西方才会彻底孤立斯拉夫。

而斯拉夫最终只能选择一条出路,

那就是,联手大汉帝国。

大汉帝国最紧缺的就是能源和资源。

这些资源,却被老美牢牢控制着,别忘了他们拥有全球最强的海上霸权。

只要对方稍加封锁几条关键航道,

你连哭都找不到地方。

偏偏远东和西伯利亚这些地区都有资源。

可那群毛子就是不肯让你动。

你说,你又能如何?

“可行……”

“确实可行……”柳俊那双深沉的眼睛愈发闪亮。

纵观高育良的履历,几乎毫无瑕疵。

出身孤儿,彻头彻尾的草根出身。

这一点对于普通百姓而言,是极大的加分项。

甚至连某些人也不具备这样的背景。

他担任过市长、市韦书籍,

搞经济是一把好手。

随后,又出任省证法委书籍,

当年帝国开展大规模整顿期间,

汉东省打黑除恶领导小组的负责人就是高育良。

这项任务也完成得非常出色。

如今他已是汉东省省掌。

必须拥有在省市主政的经历。

等他成为汉东省伟书籍后,便可安排他到天海担任一把手职务,或调任天山地区出任主要领导。

“不行不行……”很快,柳俊摇了摇头。

眼下还不能这样做。

目前不能让他走上那条路。

至少有一点,

高育良不能走那条路。

天海他去不得。

天山那边他更不能涉足。

一旦他去了,

那些老派人物必然会察觉端倪。

接下来,他的处境就会变得棘手。

在没有完全掌控帝国之前,

这件事不能让任何人察觉一丝风声。

哪怕是他的父亲与岳父,甚至高育良本人,也不能透露半点,除了他自己,决不能有第二个人知晓。

甚至他还得刻意制造一些假象,

他为高育良规划的路径是:汉东省伟书籍、帝国警察总局局长、帝国刑事调查局局长。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他的构想。

他想打造一个堪比汉朝袁氏的家族。

甚至要比当年的袁家更为辉煌。

袁氏家族,四世三公,

四代人都曾出任三公之职。

他父亲柳晋才曾任帝国内阁管家,岳父严玉成曾任帝国九老之一的监察院院长。

他自己也即将登顶权力之巅。

再加上扶持女婿高育良上位,

保内阁管家,争帝位。

届时,等高育良退下来时,

他大儿子也差不多可以接上来。

大儿子出生于1980年,比高育良整整小了十五岁。

等高育良退休时,至少已是七十二岁,

他儿子那时也五十七岁了。

2037年,也就是二十三年后,那时柳俊如果还活着,刚好是八十一岁。

柳俊相信自己一定能活到八十一岁。

有他和女婿两人扶持,

如果大儿子那边进展不顺,

没关系……

他还有备选方案。

高家的大儿子,宋梓博出生于1984年,

两人只差四岁。

实在不行,他们可以转向培养宋梓博。

高育良方面,也算是弥补了他的短板,那就是军方的关系,具体来说,就是他大哥高世巍。

高世巍的历任上级,从老指导员、老连长,一直到老军长,无一例外都是华东的赵蒙生。

正因为这层渊源,他才得以与赵家深度绑定。

高世巍就是他连接赵家的关键纽带。

帝国一直坚持军政分离的传统。

虽然县委书籍、市韦书籍、省伟书籍等职务往往还挂着军区政委、书籍等头衔,

但这些称谓更多是象征性的。

说白了,这些头衔听着体面罢了。

比如汉东前任省伟书籍赵立春,他同时兼任省军区党委第一书籍。

即便如此,赵立春想调动军队也不现实。

准确来说,他最多只能协调本省的军队力量。

一旦收到赵立春的指令,当地军队首先要做的是逐级上报至军区,再由军区上报到帝国军事院,最后由军事院拍板决定。

而决策权并不在他赵立春手中。

赵立春最多只有监督权,无法直接干预军事行动,说白了,他只有知情权而已。

即使发生重大灾情也一样。

无论是军警还是正规军,都只能靠协调。

小规模行动由华东军区下达命令。

大规模行动则由帝国军事院直接下令。

由此可见帝国军政分离的程度之深。

高世巍对他来说极为重要。

极其重要。

甚至重要程度超过了高育良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