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想试探一下师母的态度。”
侯亮平毫不掩饰自己的打算。
这次来找陈海,除了交代丁义珍案子的相关情况外,
更重要的是,他要暗中调查高老师。
他心里明白,从其他渠道很难找到突破口,但若能从高老师前妻入手,
说不定能掌握到一些关键线索。
据他掌握的消息,
前一阵子,宋教授去了京城,
还去了清夏大学,想要从汉东证法大学调过去,但最终因某种原因被拒绝。
离开京城后,她又去了港岛,
最后才返回了京州。
侯亮平一直相信自己的直觉。
直觉告诉他,这里面一定有文章。
他也不奢望明天就能有什么突破,
但该去的,还是要去。
或许能有意想不到的发现。
“你……”
陈海看着他,一时语塞。
“唉……”
最终只化作一声沉重的叹息。
他并不想卷入这场风波。
从政多年,一直在检察院、反贪局工作,深受季检察长器重。
他始终记得季检察长曾说过的一句话:
“陈海啊……
“你记住一句话。”
“为官之道,讲究中庸。”
“人有没有问题,其实并不重要。
只要你去查,没有问题也能查出问题来。”
陈海非常明白这句话的含义。
高老师有问题吗?
有,还是没有?关键看你查不查。
只要你一查,总会找出些蛛丝马迹。
识人不清同样是个隐患。
你能说没问题吗?
“那就先这样吧!”
“今晚你就睡客房吧!”
陈海也已经没有心思继续吃饭了。
……
凌晨一点多钟。
主卧和次卧里的两人各自心事重重。
陈海躺在自己的房间里,翻来覆去睡不着,脑海里不断浮现侯亮平刚才说的那些话。
要说高老师有什么问题,
陈海是无论如何也不相信的。
首先从金钱角度看,高老师缺钱吗?
如果高老师真的缺钱,他就不会每年都资助贫困大学生。
早些年他还写过一本畅销书。
只要是稍微了解高老师的人都知道,
他最钟爱的是明史。
那本风靡全国的《明朝那些事儿》。
作者就是高老师本人。
这本书的税后稿费高达七八千万。
而且,这笔钱他几乎全都捐了出去。
汉东证法大学还有个“育良奖学金”。
2009年时,他用一百多万美金的稿费,大笔购入大洋彼岸苹果公司的股票。
那一年苹果股价刚好是每股6.36美金。
高老师正是在那个时候买入了16万股。
如今苹果的股价已经涨到惊人的每股8美金。
原来的一百多万美金,现在已经翻了十几倍,变成了一千四百多万美金,折合软妹币早已超过一亿。
这些股票,全部登记在柳师母名下。
官员炒股是否违规?
如果是在国内,确实有些不妥。
但如果是国外的账户,就完全不违反规定。
而且2009年时,很多制度还不完善。
此外,高老师的财产
全都依法进行了申报。
除了16万股苹果股票,
还有10万股亚马逊股票,
以及脸书、特斯拉等五六个国外科技股。
这些资产加起来,价值数亿软妹币。
而且,这些股票都是在2009年之前买入的,而帝国的新规是从2011年开始实施的,规定帝国机关重要干部不得炒股。
之后,高老师再未涉足股市。
并且这些股票全部挂名在柳师母名下。
钱的问题,对高老师来说从不是难题。
帝国官员最怕的是亲属牵连。
但在这方面,高老师似乎也不存在问题。
他自幼是孤儿,由哥哥一手带大。
而高老师的哥哥,可是帝国中将。
要是论权势背景,
陈海想想都觉得,高老师根本不缺靠山。
实在找不出高老师身上有什么破绽。
……
此时,隔壁房间中,
侯亮平同样彻夜难眠。
只不过,他和陈海的想法截然不同。
他心里清楚,自己只有两条路可走。
一条是继续隐忍下去,忍受别人轻视的目光,被讽刺是靠老婆上位的“软饭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