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昭闻言,微微一怔,随即笑了起来,并非觉得荒谬,反而真的顺着他的话想象了一下。
她指着眼前蜿蜒的回廊和结着薄冰的池水,语气带着向往:
“听起来真不错……若是夏日,池中荷花盛开,坐在这回廊下,大概真的能体会到《牡丹亭》里那句‘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的意境了……”
“《牡丹亭》?”
周砚准确地说出了出处。
沈昭眼睛倏地一亮。
“嗯!你也知道?”
周砚点了点头,没有多说,只是看着她因找到共同话题而更加生动的脸庞,心底一片柔软。
他不仅仅知道,他还记得她曾经在某篇随笔里,引用过这段词句,赞叹过那种细腻婉转的春情。
能与她在此时此刻,此地此景,聊着共同的喜好,构想着或许有可能实现的未来,对他而言,便是最大的满足。
雪花偶尔从廊外飘入,落在两人的肩头,又悄然融化。
廊内是低声交谈、并肩而行的身影,廊外是水墨画般的雪中园林。
周砚静静地听着身旁少女难得的絮絮叨叨。
她似乎完全沉浸在了自己的思绪里,从《牡丹亭》自然地说开去。
“……说实在的,《西厢记》若是单单看文章词藻,倒也不失为一篇优美的作品,”
沈昭微微蹙着眉,语气里带着一丝批判性的审视,
“然而细细想来,最初的那本《莺莺传》……剖开这些华丽的外衣来看,不过是一场彻头彻尾的、由始乱终弃构成的骗局罢了。”
她的声音在空旷的园子里显得格外清晰,带着与她年龄不符的冷静和锐利。
“只有女子沉浸在这场用才华和承诺编织的骗局之中,男子却可以挥挥衣袖,逍遥自在,甚至反过来指责……
古往今来,多少诗词歌赋,风花雪月,单看词句都是极美的,可细想其背后的故事和立场……”
她顿了顿,似乎在想一个合适的词,最终带着点无奈和嘲讽地总结道,
“……e,真是一言难尽。”
她很少有这样长篇大论、直抒胸臆的时候。
周砚没有打断,只是侧头专注地听着,目光落在她因认真思索而微微闪动的睫毛上。
他喜欢看她这样毫无保留地展露思想的样子,灵动又锋利。
待她说完,微微吐出一口气,似乎才意识到自己说得有点多,有些不好意思地看了周砚一眼。
周砚却没有露出任何不耐或不解,他深邃的眼眸中反而带着一种深切的了解和认同。
他迎上她的目光,声音低沉而清晰,接过了她的话:
“所以,我更喜欢‘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沈昭微微一怔。
周砚看着她,继续缓缓说道,语气平和却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郑重:
“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刻骨的悲欢,只是平实的惦念和尊重。
告诉你,花开了,风景很好,你可以按照自己的步调,安心地、从容地回来。”
他顿了顿,目光温柔地笼罩着她。
仿佛在陈述一个再简单不过的事实,又像是在许下一个无声的诺言:
“好的感情,或许本就该是如此。”
不是急功近利的占有,不是始乱终弃的薄幸。
而是发自内心的尊重,是细致入微的体贴,是愿意给予对方全部时间和空间的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