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井泽的黄昏,霞光透过云层,将别墅的轮廓染上暖色。主卧内,殷夜沉睡得很沉,江浸月坐在床边的软椅上,刚刚结束与国内工作室的例行视频会议。一切看似平静,直到她的私人加密通讯频道亮起,请求来自沈砚。
她拿起平板,走到隔音良好的书房才接通。
“月姐。”屏幕那端的沈砚依旧在他那间布满终端设备的工作室里,表情是惯常的专注,但镜片后的眼神比平时更显锐利。
“沈砚,怎么了?”江浸月敏锐地察觉到一丝不同。
“你之前在东京出事的那次,我这边有些发现。”沈砚开门见山,语气是技术者特有的冷静,“需要向你汇报。”
江浸月的心微微一沉,点了点头:“你说。”
沈砚没有立刻解释,而是先调出了一份加密日志,这是之前那个来自日本的、极其隐秘的攻击信号记录。
“还记得这个吗?当初只追溯到日本Ip,无法确定具体来源。”他指着屏幕上滚动的复杂代码,“它的攻击手法很独特,尤其是这种利用‘时间差’和‘协议伪装’绕过动态防火墙的嵌套逻辑,很像一个绰号‘魅影’的独行黑客惯用的技巧。‘魅影’行事谨慎,接活挑剔,要价极高,而且……据说有背景的客户能优先联系到他。”
这是他追查的第一步——为模糊的Ip地址,赋予一个可能的、具备特定行为模式和客户倾向的“执行者”身份。
“你出事之后,”沈砚切换了屏幕,显示出东京地区的网络流量地图,几个时间点被高亮标注,“我重新梳理了事发前后,以轻井泽和你们当时在东京的活动区域为中心,所有异常的数据流动。”
他的手指在键盘上敲击了几下,地图上浮现出几条极其微弱、几乎被正常数据洪流淹没的虚线。
“我发现,在绑架发生前约48小时,有几个经过高度伪装的加密数据包,从京都方向的某个节点发出,通过多个海外跳板,最终汇入东京本地的几个临时服务器。这些数据包的外层伪装各不相同,但内核的加密方式……”他顿了顿,将其中一个数据包的核心代码片段放大,与之前“魅影”的攻击特征码并列放置,“看这里,还有这里,这种对冗余校验位的特殊处理方式,以及随机数生成算法的偏好,与‘魅影’的手法吻合度超过90%。”
江浸月看着屏幕上那些她看不太懂的代码对比,但沈砚严谨的指向和明确的百分比,让她明白这绝非巧合。
“这还不能直接证明什么。”沈砚继续道,语气毫无波澜,像是在进行一场学术演示,“可能是巧合,也可能是‘魅影’接了别的单子。关键在于……指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