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偶尔射入,也无法造成致命伤。
就在我们渐落下风时,突然响起枪声,接着阿辉喊道:“咦!这眼球还会爆浆!”
我朝他看去,他脚下已倒了几具纵目人,全都失去了双眼。
这家伙总能带来意外之喜。
“它们的弱点是眼睛!”我大喊。
“明白!”刘飒飞身踢倒两名纵目士兵,对准它们的眼睛开枪。
果然,那对凸眼应声炸裂,纵目人随即如断线木偶般倒下。
找到弱点后,战局瞬间逆转。
转眼间,地上堆满纵目人的尸体,我们每个人都浑身浴血。
大殿恢复平静后,我们坐在青铜残骸上喘息。
台阶上传来连续的枪响和砸打声。
我们赶紧上前拉住小北,只见蚕丛帝已被打成肉泥。
剥开外壳,才发现那庞大的身躯只是傀儡。
我们推倒王座,在下方发现一口石棺。
这石棺比寻常棺椁华丽许多,由一种罕见的玉石制成。
“是蓝田玉,”了却和尚说,“这就是传说中能升腾烟霞的蓝田玉。”
李商隐曾诗云:蓝田日暖玉生烟。
这种玉产自昆仑山,据说遇热便会生烟。
小北不顾阻拦,跳进放置石棺的墓坑。
他弯腰从土中拾起一个本子——那是陈远山留下的。
在了却和尚的指引下,刘飒和阿辉负责开棺。
棺盖刚启,便有一股气体升起。
我以为是毒气,但吸入后并无不适。
再看棺内,并无尸骨,只有一身衣物和杂乱的陪葬品。
了却和尚从中取出一只小巧的瓶子:“这就是长生水。还好,还剩一点,够用了。”
眼前的进展让我略感心安。
就在这时,殿顶簌簌落下一片尘土。
了尘和尚收好瓷瓶,率先转身:“该走了,此地不宜久留。”
大壮点了点头:“嗯。
前往巫山。”
第91章 山中夜宿
逃出不死王城的第三日,我们在鹤鸣山歇脚。
谁也没料到,那座地下古城规模竟如此庞大,横跨了整个城区。在地下穿行时只觉得气势恢宏,直到我们从安放蚕丛石棺的墓坑底部寻到一条密道,钻出地面,才发现已身处剑阁附近。
仿佛王城与地表之间存在着某种缩地之术。
下山途中,我们遇见了从黑苗归来的李玉,承她相助,得以在鹤鸣山暂作休整。
我们在道门别院住了三日,这期间几乎没怎么见到大壮。
听说大壮情绪低落,陶小满特意从青城赶来,连日陪伴照料。
午饭时,阿亮特意留了他最爱吃的鸡腿。
上午没见刘风的踪影,中午他带着打包回来的佳肴出现,尽是燕窝鱼翅、鲍参翅肚这类珍馐。我们分食一半,剩余的全留给大壮。
“唉,没人斗嘴真没劲。山上的姑娘也都冷若冰霜,无趣得很。”饭桌上刘风连连抱怨。
了尘和尚依旧吃得飞快,只是身为出家人,无缘享用荤腥,只能眼巴巴看着我们大快朵颐。
酒足饭饱。
了尘和尚拭了拭嘴角,忽然起身:“时辰到了。”
“用好了?”我随口应道。
他摇头:“是时候了,王施主该出关了。”
我们相顾茫然。
此时门外猛地冲进一个魁梧汉子,二话不说落座桌前,拿起我的碗筷便将残羹剩饭扫荡一空。
待他放下碗筷打了个饱嗝,我们仍怔怔地望着这位不速之客——大壮。
了尘和尚早已让出位置,立在桌旁含笑不语。
随后进来的陶小满无奈苦笑。
大壮端坐片刻,喉头微动。
满桌人屏息以待。
他终于开口:“兄弟们,我明白了。”
“明白什么?”
我们被他没头没脑的话弄得一头雾水。
“我知道我爷爷,你祖父,还有三教九流、铜渊众人究竟在追寻什么。”
众人交换眼神,静待下文。
“西山昆仑境,万龙归祖脉。他们寻找的,是真正的昆仑山。”
刘风把手机往桌上一放:“昆仑山还用找?随便一搜到处都是。”
大壮推开手机:“不是地图上的昆仑,而是神话里的西昆仑。”
阿亮不解:“昆仑山还分真假?”
我接话道:“现今所说的昆仑山确实与古籍记载存在出入。《山海经》《水经注》等先秦典籍记载的昆仑山具体方位始终成谜,如今我们熟知的昆仑山是汉代张骞通西域后官方认定的位置。”
然而,无论是史料所载的地形,还是周围的环境,都与那座传说中的昆仑山有所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