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洪荒108(2 / 2)

此番劫数虽因妖族而起,但洪荒万族皆难辞其咎。

人族与巫族不过顺势而为,罪不至此。

为护两族周全,她终要动用那道被时光尘封的力量。

这缕圣力是女娲证道时暗中相赠,除她之外无人知晓。

娲皇宫那位临行前特意嘱咐:唯有巫族生死存亡之际方可祭出。

女娲早在登临圣位时便预见两族宿命,特意为昔日挚友留下生机。

此刻太上法旨降临,劫云已至九重天。

后土攥紧温热的玉坠,恍惚听见当年那句耳语——

若遇灭族之祸,捏碎它。

这缕圣力在巫族血脉中流转万载,连女娲都未必料到后土始终未用。

其余祖巫皆默然。

帝江眸光晦暗,准圣与圣人虽只差半步,却是云泥之别。

纵使他战力冠绝巫族,较之地仙之祖镇元子仍逊三分。

圣意如渊啊...

帝江轻叹。

即便面对的是老子善尸,圣威亦令祖巫们气血凝滞。

奢比尸指尖划过骨笛纹路,连素来暴烈的祝融都敛了周身烈焰。

这一次他们要面对的,是凌驾众生的天道圣人。

祝融素来慵懒随性,可巫族存亡关头却显出截然不同的姿态。

此刻他竟要出手襄助巫族,抵御妖族至尊女娲的攻势。

圣者亲自下场,人族此番危矣!

太上的警示令人心惶惶。

陈贤指节发白,暗自思忖是否该灌注全部信仰之力抗衡。

可这般作为将使残魂永受天道禁锢——若非山穷水尽,断不会行此险招。

他反复权衡,深知须另觅良策。

毕竟九凤尚在圣人掌控,若有通天教主援手,倒也不必过分忧心。

终究实力为尊,不知女娲如今修为几何?

虽眼下束手无策,但圣心难测。

若能洞悉其意图,或可寻得生机。

陈贤暗下决心,不到绝境绝不触动那禁忌力量。

既无退路,便劈开生路!

他唇角微扬,眸中锋芒乍现。

人族岂是砧板鱼肉?纵使女娲亲临,六圣齐至,亦无所惧。

毋须多虑,必有转机。

镇元子拂袖上前,掌落人皇肩头。

其修为已至圆满,若再进一步证得混元,人族便添新护道人。

这番话确令陈贤眉间郁色稍霁。

但愿如此,见招拆招罢了。

昆吾老祖踏空而来,长笑道:纵遁入混沌又如何?莫非圣人还能颠倒鸿蒙?眉宇间尽是不屑,管他来者何人,战过方知!

此刻老祖气冲霄汉,俨然无畏无惧之态。

陈贤眸光微闪,默然注视。

老子虽未明言,却已暗中警示女娲。

在他眼中人族尚不足与圣争锋,故未多作解释。

这番沉默反令巫人二族暗生忐忑。

毕竟谁愿平白招惹圣人?何况女娲道法通玄。

陈贤虽言见招拆招,真到千钧一发之际,又有几人能从容?

人族眼下别无依仗,唯盼与圣人情分换得援手。

然女娲若决意死战,结局难料。

圣者铁心护佑一族时,余者多半不愿殊死相搏——与圣人结死仇终究不值。

故人族须未雨绸缪。

幸而女娲尚未真正干预,局势尚有转圜余地。

况且陈贤深谙圣人不得干涉洪荒的天道铁律。

且行且观之,圣者亦非无所忌惮!

他暗自思量。

只要圣人无法直接插手洪荒之事,便有转圜之余地。

若女娲执意偏袒妖族,必定要承担难以估量的后果。

权衡再三,她未必真会铤而走险。

更何况,如今以肉身证道的陈贤,正欲寻一位圣者来验证自身实力。

念及此处,人皇陈贤眸中精芒乍现,瞬息敛去,却未曾逃过镇元子的注视。

镇元子凝视着这位晚辈,深知他欲将重任一肩承担的意图。

这份担当,与故友红云截然不同。

倘若当年红云并非那般仁厚至愚,也不至于落得那般结局。

即便如今已入轮回,镇元子仍觉惋惜,毕竟红云当年本有惊天机缘。

而今观人皇陈贤,虽与红云有几分神韵相仿,但绝不会重蹈覆辙。

如此看来,人族崛起势在必得。

这女娲圣人的刁难,岂能由一位后辈独力应对?

镇元子默然上前,轻拍人皇陈贤肩头,目光如铁。

他要以实际行动告知这位人皇:无须事事独揽。

虽为准圣巅峰,但距圣境仅一线之隔。

纵使不能力敌,周旋数日亦非难事。

若二者联手,必能抵御女娲来袭。

届时,纵为圣者亦需权衡。

更何况人族底蕴深厚,该忧虑的反倒是女娲——身为造物之主,成圣后却对人族不闻不问,岂非荒谬?

镇元子细细盘算,确信只要与人皇陈贤合力相抗,女娲定会掂量其中利害。

人皇陈贤与镇元子相视而笑。

昆吾老祖与祖龙见状上前,心中大定。

人族坐拥数位准圣,除非女娲屠尽众人,否则绝无可能倾覆人族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