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清官大老爷啊!(1 / 2)

周一的阳光刚照进沈氏集团大楼,两辆印着“市场监管”字样的车就停在了楼下。沈知意刚开完早会,就接到前台电话:“沈总,监管部门的同志来了,说要查公司近三年的财务账册。”

她心里咯噔一下,却没慌——上周刚让财务把所有账册整理归档,连沈万山在位时的旧账本都单独放了出来。她对身边的陆衍点点头:“你先去会议室等我,我去接他们。”

走到大厅,监管部门的王科长正站在前台,手里拿着份文件:“沈总,我们收到匿名举报,说沈氏集团存在财务造假,尤其是老城区项目的资金使用有问题,今天来是按流程核查。”

沈知意伸手做了个“请”的手势,语气从容:“王科长客气了,配合核查是应该的。财务室已经把近三年的账册、银行流水、审计报告都准备好了,还有沈万山先生在位时的旧账,我们也单独整理了,您看先去会议室还是直接去财务室?”

王科长愣了下——他见过不少被举报的企业负责人,要么慌得语无伦次,要么找借口拖延,像沈知意这样主动提“旧账”的,还是头一个。“先去会议室吧,把相关人员叫过来,我们先了解下情况。”

会议室里,陆衍已经把之前整理的沈万山违规证据放在了桌上——有他挪用公款的银行流水,有做阴阳账的签字记录,还有当年被他拖成坏账的货款合同。看到这些,王科长更惊讶了:“这些是?”

“是沈万山先生在位时的违规证据。”陆衍递过文件,“之前沈总接手公司后,发现财务有异常,就委托第三方审计查了,这些是审计报告的附件,一直没来得及提交,正好今天您来,一起给您参考。”

财务总监张姐也赶了过来,手里抱着厚厚的账册:“王科长,这是近三年的总账,老城区项目的每一笔支出都有发票和签字,沈万山那时候的账在最

王科长翻开旧账本,第一页就看到一笔奇怪的支出——标注“办公用品”,金额却有五十万,后面只有沈万山的签字,没有发票附件。“这笔五十万的办公用品,怎么没发票?”

张姐立刻回答:“这是沈万山让我们做的‘备用金’,其实根本没买办公用品,后来我们查了银行流水,这笔钱转到了他侄子的账户,用来买学区房了——当时我们想反对,他说‘出了事我担着’,我们也没办法。”

王科长又翻了几页,发现类似的“异常支出”还有好几笔:二十万的“差旅费”没有行程单,三十万的“合作款”没有对方公司的收款记录,甚至还有一笔一百万的“文物修复款”,收款人根本不是文物局合作的机构,而是一家空壳公司。

“这些情况,你们之前怎么没上报?”王科长抬头问。

“沈总接手后就想报,”张姐叹了口气,“但当时沈万山还在公司有股份,总找借口阻挠,后来沈总把他罢免了,我们才敢把这些旧账整理出来,还没来得及提交,就收到了举报。”

沈知意接过话:“王科长,其实老城区项目的账很清楚,第三方审计刚出过报告,每一笔支出都能对应到具体项目——比如文物修复款,我们都是直接打给文物局指定的机构,有转账记录和收款证明;文创产品的预付款,也有和供应商的合同,您要是需要,我们现在就能调出来。”

王科长点点头,让随行人员去财务室核查新账,自己则继续看旧账。陆衍在旁边补充:“我们还查到,沈万山当年把公司的三百万货款转到私人账户,拖了一年没还,最后成了坏账,这笔钱后来被他用来投资自己的小公司,有工商注册信息和银行流水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