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明争暗斗(2 / 2)

嘉妃也适时开口:“皇上日理万机,臣妾想着让韵常在排练些玉氏的歌舞,给皇上解解闷。韵常在虽入宫不久,但悟性颇高,学起来倒是快。”她语气平淡,却巧妙地将功劳揽到了自己身上,同时也展现了自己调教新人的能力,不动声色地在皇上面前刷了一波存在感。

弘历点了点头,目光在嘉妃和韵常在之间流转,笑道:“有心了。玉氏的歌舞确有特色,日后闲暇之时,倒是可以多演练演练。”

这一切,落在其他妃嫔眼中,自然激起了不小的波澜,只是所有的不满与算计,都被深深掩藏在温和的表象之下。

几日后,恭贵人特意画了一幅《寒江独钓图》,想再次献给皇上,却发现颜料不知为何变得粘稠不堪,画出来的线条凝滞生硬,根本拿不出手。她心中恼怒,却查不出任何头绪——那日她用完画具后便妥善收好,宫女也都是心腹,想来想去,只能归咎于天气潮湿,颜料受潮变质。她哪里知道,是顺嫔暗中吩咐宫人,趁恭贵人宫中举办赏花小宴、人手杂乱之时,悄悄在她的颜料中掺了些许油脂,既达到了目的,又做到了天衣无缝。

顺嫔这边也没得意多久,她精心准备了皇上爱吃的满洲烤肉,特意选在午膳时分送去养心殿,却没想到途中遇到了嘉妃宫中的宫女,说是奉嘉妃之命去内务府取东西,不小心撞到了送膳的宫女,食盒落地,烤肉虽未洒出多少,却沾染了灰尘,再也无法呈上。嘉妃事后特意派人来道歉,言语诚恳,顺嫔即便心中怀疑,也找不到任何证据,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笑着说“无妨”。

而恭贵人也不甘示弱,一次宫中设宴,韵常在准备献上精心排练的玉氏独舞,却在更衣时发现舞鞋的鞋底不知被谁扎了几根细小的银针,穿上后刺痛难忍,根本无法起舞。最终只能临时换了一支简单的歌舞,效果大打折扣,引得皇上略有不满。韵常在和嘉妃气得脸色铁青,却只能暗自认栽,毕竟这种小事,根本无从查起,只能当作是意外。

这一切看似偶然的“意外”,弘历并非毫无察觉。他看着恭贵人送来的画作质量骤降,听着李玉禀报顺嫔送的烤肉出了岔子,又见韵常在跳舞时神色不对,心中早已了然。只是他非但没有点破,反而乐见其成。

这日晚膳后,弘历在养心殿批阅奏折,李玉在一旁伺候,见皇上心情不错,便小心翼翼地问道:“皇上,近来各宫娘娘倒是愈发用心了,只是偶尔会出些小岔子,要不要奴才去查查?”

弘历放下朱笔,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意:“查什么?都是些无伤大雅的小事,不必放在心上。”他顿了顿,目光深邃地望向窗外的夜色,“后宫之中,若是一派沉寂,反倒是怪事。她们互相争一争,动一动,才能彼此制衡,不至于让某一方势力过大,更不会抱团取暖,形成威胁。”

李玉心中一惊,连忙躬身道:“皇上圣明。”

“朕是君王,后宫是朕的内廷,绝不能出现任何能与皇权抗衡的势力。”弘历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她们争宠,是为了自身的荣华富贵,而朕要做的,就是让这份争斗始终掌控在朕的手中。谁得宠,谁失势,都由朕说了算。这样,她们才会一心想着讨好朕,而不是想着如何联合起来算计朕。”

他拿起桌上恭贵人送来的那幅《春日桃花图》,轻轻摩挲着纸面,眼中闪过一丝精明的光芒:“就像现在这样,恭贵人有才情,顺嫔懂厨艺,嘉妃能调教新人,她们各有各的长处,也各有各的算计,互相牵制,谁也无法独大。这才是后宫该有的样子。”

李玉连忙附和:“皇上高瞻远瞩,奴才佩服。”

弘历笑了笑,不再多言,重新拿起朱笔,继续批阅奏折。只是他的心中,早已对后宫的局势了如指掌。这场因选秀而起的争宠风波,在他眼中,不过是一场由他掌控的棋局,而妃嫔们,都是他手中的棋子。

后宫之中,妃嫔们的争斗依旧在继续,只是手段愈发隐秘,愈发巧妙。恭贵人开始专攻书法,想以另一种才情吸引皇上;顺嫔则研究起了药膳,打着为皇上调理身体的旗号,频繁送些补品到养心殿;嘉妃则让韵常在学习汉文诗词,想让她以“文武双全”的形象打动皇上。

愉妃海兰看着这一切,依旧淡然处之,每日陪伴在五阿哥身边,教导他读书写字,对外面的纷争不闻不问。舒嫔意欢更是一心扑在十阿哥永玥身上,偶尔弹弹琴,练练字,仿佛外界的一切都与她无关。

令妃魏嬿婉则依旧维持着温婉贤淑的模样,每日精心照料孩子,偶尔给皇上送去些亲手做的小点心,从不参与任何明面上的争斗,却在暗中观察着一切,等待着最合适的时机。她深知,在这后宫之中,最聪明的做法,便是看似不争,实则事事上心,让皇上始终对她保持着新鲜感与好感。

甄嬛作为摄六宫的贵妃,自然也看出了其中的门道。她偶尔会在请安时提点几句,让妃嫔们“以和为贵”,却从不会真正插手任何一方的争斗。她明白,皇上要的是制衡,她只需做好自己的本分,维持后宫的表面平静,便足够了。

春日的繁花依旧盛开,紫禁城的宫墙内,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汹涌。妃嫔们的争宠大戏,还在悄然上演,而这场大戏的主宰者弘历,正冷眼旁观着这一切,享受着这份由制衡带来的安稳与掌控感。他知道,只要这份平衡不被打破,后宫便永远翻不起大浪,而他的皇权,也将永远稳固。至于三个月后的选秀,不过是为这场棋局,再添几颗新的棋子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