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令嫔生产2(2 / 2)

弘历此刻满心都是初得龙凤的喜悦,根本无心顾及众妃嫔的复杂心思,他摆了摆手,语气中带着一丝疲惫后的轻松:“今日你们也都辛苦了,都先回宫歇息吧。”

“臣妾告退。”众妃嫔再次行礼,陆续退出永寿宫。走出正殿的那一刻,嘉妃金玉妍与顺嫔钮祜禄澜芷擦肩而过,两人目光短暂交汇,嘉妃眼中的嫉妒与不甘,顺嫔眼底的冰冷与算计,在空气中无声碰撞,随即又各自移开视线,默契地没有说话,各自带着沉甸甸的心事离去。宫道上的晨光将她们的影子拉得很长,一红一蓝的宫装背影,在青石板路上渐行渐远,像两条无法交汇的轨迹,却又在暗中相互缠绕。

殿内刚安静下来没多久,太后身边的掌事姑姑福珈便带着宫人来了。她身着深紫色宫装,身姿挺拔,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笑容,身后的宫人捧着数个描金漆盒,里面装着寿康宫的赏赐——既有给令妃的长白山野山参、百年老当归等补身药材,还有上等的云锦、苏绣绸缎;给皇子公主的则是镶嵌着东珠的长命锁、雕刻着麒麟送子纹样的护身符,每一件都精致贵重,尽显太后的心意。

“老奴给皇上、贵妃娘娘道喜了。”福珈跪地行礼,动作标准而恭敬,声音沉稳有力,“太后听闻令妃娘娘诞下龙凤胎,龙颜大悦,特意让老奴送来这些赏赐,祝愿皇子公主健康成长,平安顺遂,令妃娘娘早日康复,安享荣宠。”

“有劳太后挂心,替朕谢过太后。”弘历点头道,语气中带着对太后的敬重。

福珈又向甄嬛行了一礼,甄嬛微微颔首,示意宫人引她去暖阁。随后,福珈在宫人的引领下,轻步走进暖阁,先是向躺在床上的魏嬿婉道了喜,又仔细看过襁褓中的龙凤胎。她目光锐利,虽只是匆匆一瞥,却将孩子的容貌、气色都看在眼里,见两个孩子眉眼周正,哭声洪亮,便放心地笑了笑,又叮嘱了宫人几句照料的注意事项,才又向弘历和甄嬛告辞,带着宫人离开了永寿宫。

弘历这才迈步走进暖阁,刚一进门,便闻到一股淡淡的血腥味与参药味混合的气息,不似平日里的熏香那般雅致,却带着新生的鲜活气息。魏嬿婉躺在床上,脸色苍白如上好的宣纸,没有一丝血色,额前的发丝被汗水浸湿,凌乱地贴在皮肤上,长长的睫毛像疲倦的蝶翼,微微颤动着。她显然已经耗尽了力气,却依旧强撑着睁开眼睛,那双往日里总是带着灵动与讨好的眸子,此刻盛满了疲惫,却在看到弘历的瞬间,闪过一丝微弱的光亮。

看到她这副模样,弘历心中的喜悦瞬间被怜惜取代,他快步走到床边,小心翼翼地握住她的手。她的手冰凉,指尖微微颤抖,弘历下意识地用自己的掌心包裹住她的手,声音温柔得不像话,带着一丝连他自己都未察觉的心疼:“辛苦你了,婉婉。这些日子,你受苦了。”

魏嬿婉虚弱地笑了笑,嘴唇动了动,声音细若蚊蚋,几乎要被窗外的风声掩盖:“能为皇上诞下皇子公主,臣妾……臣妾不辛苦。”话说到一半,她便轻轻咳嗽了两声,气息愈发不稳。

“快别说话了,好好休息,什么都别想。”弘历连忙打断她,伸手轻轻摸了摸她的额头,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关切,“朕已经吩咐下去,让御膳房每日给你准备补身的药膳,食材都是精挑细选的,宫人也都仔细挑选过的,个个手脚麻利,心思细腻,定会好好照料你和孩子。”

他又转头叮嘱一旁侍立的宫人,语气瞬间变得威严:“照顾好你们主子和小皇子、小公主,饮食、起居、用药,都要仔细再仔细,若是出了半点差错,朕唯你们是问!”

“是,奴婢遵旨!”宫人们连忙跪地应道,声音整齐划一,带着浓浓的敬畏。

弘历在床边又坐了片刻,目光落在襁褓中熟睡的两个孩子身上。小公主被裹在粉色的锦缎襁褓里,眉眼精致,像个小小的玉人;小阿哥则裹着明黄色的襁褓,睡姿沉稳,小小的拳头紧紧攥着。弘历眼中满是为人父的温柔,他伸出手指,想要触碰孩子的脸颊,却又怕惊扰了他们的睡眠,最终只是轻轻拂过襁褓边缘的刺绣,动作轻柔得仿佛在触碰稀世珍宝。直到看到魏嬿婉的眼皮越来越沉重,渐渐睡去,呼吸也变得均匀,他才轻手轻脚地起身,悄悄退出了暖阁。

走出永寿宫,晨光已经洒满了宫道,金色的阳光将宫殿的飞檐翘角镀上了一层暖意,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与草木的清新气息。弘历回头望了一眼这座此刻充满了新生气息的宫殿,朱红的宫墙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温暖,檐下的铜铃依旧在微风中轻响,像是在吟唱着吉祥的歌谣,他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不知道,这场龙凤胎的降生,虽然带来了一时的祥和与喜悦,却也为这深宫埋下了更深的隐患,一场新的权力博弈,才刚刚拉开序幕。

随后,弘历转身登上御驾,明黄色的龙袍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御驾启动时,车轮碾过青石板路,发出沉稳的声响,朝着养心殿的方向而去。他还有许多事务要处理,尤其是大赦天下的旨意,需要尽快拟定下发,让这份属于大清的祥瑞,传遍四方。而永寿宫的屋檐下,那两只象征着吉祥的风铃,依旧在微风中轻响,仿佛在诉说着这深宫之中,无尽的悲欢与算计,随着新生的到来,愈发汹涌难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