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计划有变?(1 / 2)

翊坤宫的暖阁内,银骨炭燃得正旺,暖烟顺着镂空炉盖的缠枝菊纹袅袅升腾,却驱不散甄嬛眉宇间的凝重。案几上整齐码放着一叠证词,墨迹未干,边缘还带着宣纸的微凉,每一页都密密麻麻记录着三宝连日来的查访结果——从恭贵人小厨房的三名宫女,到御花园暖阁伺候的太监,再到慎刑司刚传来的青兰供词,层层叠叠,织成一张指向明确却又透着诡异的网。

甄嬛身着浅紫色绣海棠花纹常服,外罩一件银灰貂毛坎肩,指尖漫不经心地抚过证词边缘,目光最终落在其中一页上,眸色渐沉。那是小厨房宫女的供词,字迹工整却带着几分颤抖,三人所言如出一辙:“事发前一日,青兰姐姐亲自到小厨房,递来一个白绵纸包,说是贵人特意寻来的‘糕点秘方’,让我们做枣泥山药糕、桂花拉糕、玫瑰酥时,每样都匀着撒些,还说这粉末能让糕点香气更足、口感更糯。我们虽觉得奇怪,可青兰姐姐是贵人身边最得力的,不敢违抗,便照做了。直到娘娘派人来查,我们才惊觉那粉末绝非什么秘方,闻着还有些淡淡的苦腥味,只是当时不敢多问。”

“娘娘,慎刑司那边刚传来消息,青兰……扛不住,招了。”三宝垂首立在一旁,腰弯得更低,声音压得极轻,带着几分慎刑司特有的肃杀之气。

甄嬛抬眸,眼底闪过一丝了然,却未立刻开口,只是端起案几上的青瓷茶盏,指尖摩挲着杯沿的兰草纹,语气平淡:“仔细说说,她招了什么?”

“是,娘娘。”三宝应声,语气愈发凝重,“青兰起初抵死不认,一口咬定那粉末是自己从宫外偶然得来的,说是能提糕点风味,与恭贵人毫无干系。可慎刑司的人用了刑,鞭痕都渗血了,她实在熬不住,才哭喊着招了——说是那粉末是恭贵人亲手交给她的,用一个描金小匣子装着,还特意嘱咐她,务必悄悄加在三份糕点里,不许让任何人知晓,对外只说是自己寻来的秘方。”

他顿了顿,补充道:“青兰还说,恭贵人当时只阴恻恻地说‘这东西能帮我达成心愿’,至于是什么心愿,她追问了两句,反被恭贵人呵斥‘不该问的别问’,便再也不敢多言了。”

甄嬛手中的茶盏微微一顿,温热的茶水晃了晃,却未洒出。她抬眸看向三宝,目光锐利如刀:“你觉得可笑吗?一个怀着龙胎、盼着母凭子贵的贵人,会亲手交给心腹能害自己孩子的东西?”

三宝迟疑着摇头:“奴才不敢妄议,只是……证词确实都指向恭贵人。”

“指向?”甄嬛冷笑一声,将茶盏重重放在案几上,“三份糕点都加了料,令嫔当日也吃了,为何偏偏只有恭贵人自己中招?若她真想害令嫔,只需在令嫔爱吃的那份桂花拉糕里动手脚即可,何必三份都加?这不是画蛇添足吗?”

她起身踱了两步,裙摆扫过铺着厚毡的地面,无声无息:“更何况,令嫔素来谨慎,当日在暖阁虽吃了两口糕点,却并未多吃,事后也无任何不适。反观恭贵人,自己吃了不少,反倒落得小产的下场——这世上有这般害别人不成、反倒害了自己的蠢人?”

三宝躬身道:“娘娘所言极是,只是青兰招认,宫女们也能佐证粉末是青兰所送,线索确实都缠在恭贵人身上。”

“所以才说此事另有隐情。”甄嬛语气笃定,转身看向三宝,“备轿,我要去养心殿见皇上。”

养心殿的西暖阁内,檀香袅袅,与窗外的风雪气息交织在一起。弘历身着明黄色常服,常服上绣着暗纹的五爪金龙,正低头批阅奏折,朱笔在纸上落下有力的字迹。门外传来太监低柔的通传:“启禀皇上,娴贵妃娘娘求见。”

弘历抬了抬眸,语气平淡:“让她进来。”

甄嬛缓步走入,敛衽屈膝行礼:“臣妾给皇上请安,皇上圣安。”

“免礼。”弘历放下朱笔,指了指一旁铺着软垫的紫檀木椅,“坐吧,何事专程过来?”

甄嬛起身,走到案前,将案几上的证词一并捧起,躬身呈上:“皇上,恭贵人小产一案,臣妾已查得一些眉目,现将所有证词呈上,请皇上过目。”

弘历抬手接过,指尖触到微凉的宣纸,目光缓缓扫过。从宫女们描述青兰送粉末的细节,到暖阁太监回忆三人吃糕点的场景,再到青兰受刑后潦草的招认供词,每一页都看得极为仔细,神色渐渐沉了下来,眉峰越拧越紧。

暖阁内寂静无声,只听得见他翻动纸张的细微声响,以及窗外寒风卷着残雪扑打窗棂的呜咽声。良久,弘历才放下证词,语气冰冷如霜:“这么说,是恭贵人自己指使青兰下的手?”

“回皇上,青兰确实招认是恭贵人所指使,但臣妾觉得此事尚有诸多蹊跷。”甄嬛斟酌着开口,语气恭敬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条理,“其一,恭贵人怀着龙胎,深知这孩子是她在后宫立足的根本,断不会蠢到拿自己的孩子做赌注;其二,她若真想加害令嫔,只需针对令嫔爱吃的那份糕点即可,何必三份都加料?这反而容易暴露;其三,青兰虽招认,却始终说不清楚那粉末的具体来历,也说不清恭贵人为何要这般做——毕竟令嫔吃了糕点安然无恙,反倒是她自己小产,这实在不合常理。”